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晋善晋美- 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化的调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2 9:18: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晋善晋美——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化的调查

现如今山西省相关部门及一些专家建议,为加快山西煤基科技攻关步伐,进一步推进清洁、低碳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在科技创新、低碳发展等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将山西列为国家低碳试点省、低碳技术创新省,太原市列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给予低碳发展方面的全方位政策优惠;支持山西设立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促进相关技术和成果在山西落地。

2.2我省其他第二产业

山西也是传统的重工业地区,太原重工集团、太原钢铁集团、太原化工集团、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山西建工集团、中铁三局集团、中铁十二局集团、中铁十七局集团等等。现在我们所就读的太原科技大学的前身就是太原重型机械学院,直属第一机械工业部。

轻工业在山西的工业比重很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西的经济发展。

今年起,山西省将利用5年左右时间,面向海内外引进和集聚急需紧缺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打造“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活跃、政策环境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使其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集聚区、推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先行区。

三、转型发展——人说山西好风光

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山西旅游资源的概括。山西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境内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占全国的70%以上。

3.1加大我省旅游业的开发

加强对山西各大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渝开发,发展特色旅游产品。除了依托人文景点的传统观光旅游之外,应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都市旅游、红色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提高旅游景区中文化娱乐好旅游购物两大消费水平;将优秀文化资源和项目转变成产品进入旅游市场;进一步促进旅游商品的生产开发,提高旅游商品档次和品种,改善购物环境。

- 4 -

晋善晋美——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化的调查

山西旅游产业要做大做强,就要以旅游业面临的新情况和变化为导向,依托重点旅游城市、景区和管涔山、关帝山、太岳山、中条山、太行山等连片的大森林、好山好水,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的旅游综合体和复合型景区。

当然,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我省将加快建设和改造高速路、高铁车站、飞机场等交通设施,构建方便、快捷的交通集散体系;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包括景区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厕所及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应急救援等;加快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等要求,不断推进旅游城市建设。

3.2转型发展的显著成效

2013年,山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进出口总额150.4亿美元,增长2.0%;邮电业务总量3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接待海外旅游者189.2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9亿人次,分别增长21.8%和29.8%;旅游外汇收入7.2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766.3亿元,旅游总收入1813.0亿元,分别增长27.0%、35.3%和35.0%。

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提升制造业能级、增强工业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关系非常紧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健全的工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市场,而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又是工业进步的依托和支撑。培育一批有能力面向生产者提供专业服务的大公司和供应商,构建现代化的生产性服务产业链,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素质,提高为工业提供服务的范围和质量,推进二、三产业不断融合,提升二,三产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服务业不仅是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措并举、协调配合、狠抓落实,确保已出台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稳定发展传统服务业,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其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依托百度云计算项目推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产业发展。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影响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办法。要按照“实事求是、应统尽统”原则,客观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逐步提高服务业占全市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5 -

晋善晋美——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化的调查

四、比重分析——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2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3.8亿元,增长4.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第二产业增加值6792.7亿元,增长10.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9%;第三产业增加值5035.8亿元,增长7.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0%(如图)。

由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我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显著提高,但我省经济支柱仍然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基本保持稳定。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比从2011年起有下降趋势。

五、崛起楷模——晋善晋美 天下大同

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的大同市近几年来的绿色崛起、转型发展战略的丰硕成果可谓山西省绿色转型发展的时代楷模。

5.1经济——煤炭产业大变革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煤炭产业是大同的经济支柱,在经济结构中,煤炭产业占有80%的份额。但是好景不长,随着煤碳市场的不断下滑,转型发展迫在眉睫。1997年,党的十五大指出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市委、市政府决定:“着力开发非煤产业,全面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 6 -

晋善晋美——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化的调查

“以煤为媒,做强煤炭产业链,以煤不唯煤,做大相关产业链”,大同市引进开工的上亿元项目,近三年来就有20多个,特别是一大批电力、机械、煤化工项目的投产达效,煤炭的三十多年蜕变迎来的是一次次漂亮转身,焕发出的是不竭青春活力!

5.2环境——旅游城市换新颜

在很多朋友的印象中,旧时的大同城市“尘土满天飞,煤灰飘满路”。

大同多年的地下之水被破坏严重,采空区下陷严重,周边污染严重,领导的眼光敏锐地看到大同必须走旅游之路,才能保持经济增长,改变大同现有的环境面貌,还大同一片蓝天净土。

2008年,大同规划了50年蓝图:第一就是道路改扩,第二就是恢复古城墙的工作,第三在御东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划分新、旧城的分河而制体系。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一切就像梦一样,全都改变了,旧城坑坑哇哇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大路,北魏古都的修复重现昔日恢弘;新城一幢幢漂亮的大楼拔地而起,一座座现代气息娱乐场馆已具雏形;世界遗产云冈石窟、九龙壁、上下华严寺等旅游景点吸引着各国游客。

5.3开放——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如果说北京2008奥运会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人礼”,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里程碑,那么,素称“太阳能界奥运会”的2013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落户家乡山西大同,无疑是推动家乡旅游、招商引资大发展,无疑将带来巨大契机,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之一。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中讲道“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举办就是给予大同市“以赛事办城市,以赛事促转型”的一次大的发展机遇:推动产业转型,把大同打造成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大同市的转型发展,让古都大同进一步走向世界,让美丽山西绿色崛起,走向世界!

六、结语——转型跨越 奋力前行

回望近几年山西转型发展所走过的路,风风雨雨,一路艰辛,却也有前所未有的收获,可谓是转型跨越一路歌。

- 7 -

晋善晋美——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化的调查

非煤产业的比重大了,工业新型化亮点频现;农民的收入增了,农业现代化彰显特色;城乡之间的结合紧了,市域城镇化纵横演变;天地山水的环境变了,城乡生态化立体治理。尤为可贵的是干部群众改革创新的意识大大增强,转型跨越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认识,山西真正找到了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阳光大道!让我们共同瞩望美丽山西实现转型跨越战略目标——一个全新的山西。

挑战与机遇并存,现实与梦想同在。 全省父老乡亲们,让我们共同努力!

- 8 -

晋善晋美- 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化的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sws914quu667gi1z1mq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