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济宁市任城区2017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3:49: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山东济宁市任城区2017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Fe—56

第I卷(选择题 共1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中1~4题每小题1分,5~10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6分)

1. 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金刚石刀刻划玻璃 B. 石油炼制

C. 活性炭吸附毒气 D. 面粉爆炸

【答案】D

反【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之,则是物理变化。A. 金刚石刀刻划玻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石油炼制,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加热时可以先后挥发而分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 活性炭吸附毒气,不改变素色、异味的物质种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 面粉爆炸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D。

2.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不同 B.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

C. 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因为Na+、OH-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放出的热量 D.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答案】B

【解析】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所以难失去电子,也难得到电子,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固体氢氧化钠溶于

水放热,是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大于扩散时吸收的热量,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间组成氢分子,氧原子间组成氧分子。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 ②③⑤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爆炸;一般情况下,合金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故选C.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4.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2Al(OH)3+3H2SO4=Al2(SO4)3+6H2O B.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排放的污水:Ca(OH) 2+H2SO4═CaSO4+2H2O

C. 用烧碱溶液处理炼铜厂用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炼铜排出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D. 新使用的铝桶或铝壶,浸水部分变黑:2Al+Fe2(SO4)3═Al2(SO4)3+2Fe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人体胃液中的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而不是硫酸,Al(OH)3+3HCl==AlCl3+3H2O,错误,故选A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视频

5. 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4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钠属于金属元素、氯属于非金属元素 B. 氯化钠是由a、d两种粒子构成的 C.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 钠元素和氯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答案】C

【解析】A. 由元素名称可知,钠属于金属元素、氯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 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在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a表示钠离子、d表示氯离子,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正确; C. 由题中信息可知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错误; D.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数,钠元素和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都是三层,处于同一周期,正确。故选C。 6. 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A. 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 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用MnO2、CuO和H2O2溶液比较MnO2、CuO的催化效果 D. 用镁、锌和稀盐酸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答案】A

【解析】A.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无需控制变量;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均与氧气接触,只是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属于控制变量法;

C.此时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质量均相同,只是加入的催化剂不同,根据产生气泡的速率来判断,属于控制变量法;

D.此实验中,金属片的长度、厚薄、稀盐酸的浓度均相同,只是金属的种类不同,根据反应生成气泡的速率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属于控制变量法.

7.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第二方案比第一方案更方便合理的是 A 除去一氧化碳中 实验要求 少量的二氧化碳 表面油污 是否含有石灰石 和蒸馏水 B 清洗金属 C 检验生石灰中 D 区分矿泉水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通过NaOH溶液 通过灼热的碳粉 用洗洁精洗涤 用水洗涤 加热 滴加醋酸 加肥皂水 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只要通过洗气即可完成,碳和二氧化碳反应需要高温的条件,所以方案一合理,故A错误;

B、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而很快的将油污洗去,油在水中的溶解性有限,水去油污的能力较差,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更方便合理,故B错误;

C、加热需要消耗能量,操作不方便,直接加醋酸,只需要一支试管即可,操作简单,所以第二方案比第一方案更方便,故C正确;

D、蒸发结晶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且操作不方便,加肥皂水,需要两支试管即可,操作简单,所以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更方便,故D错误.

8. 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B C D t℃时,向等质量的甲、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丙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入二氧化锰

山东济宁市任城区2017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sxli0uh3b92i2p9mey92mdyx423a401ca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