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引领科研方向、促进学术规范、培养研究队伍、建设精品课题、扩大社会影响力为教育科学规划的发展目标,坚持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加强推广的发展方针,实施统筹全局、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
(二)加强领导组织
充分依靠教育部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充分依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指导;完善学科规划组建设,充分发挥专家的学术咨询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高校科研处(社科处)及其他科研管理部门的合作。
(三)加大科研投入
形成以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财政性投入为主、行业部门专项经费和地方单位资助经费为辅的多渠道教育科研投入体制,调动社会参与和支持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切实保障教育科研的基本经费需求。
(四)完善制度建设
建设现代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的教育科学规划制度、评审制度、开题制度、中期报告制度、鉴定结题制度、成果奖励和推广制度,促进教育科研体制机制的变革,推进课题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加强绩效考评,鼓励自主研究,重视后期资助,适当推行对同一重大政策性课题的多方案研究,形成知识创新系统、应用研究系统、成果推广系统相结合的科研体系。
(五)强化能力建设
加强研究者的能力建设,强化教育科研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方法意识和成果意识;加强管理者的能力建设,加强课题的规划与管理,依据课题特点实行多元化鉴定与评价,提高管理服务的效能;加强使用者的能力建设,增强识别、参与和应用教育科研的能力。
(六)注意循序渐进
五年发展目标,需要分别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要增强规范性和可预见性,每个年度课题指南应围绕和落实五年发展规划有所侧重,形成体系,定期发布,及时反映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化基本问题的研究,拓展新的研究空间,出成果,出人才,出影响。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