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守则 GY-CT-G22
4-12 >12 注:定位焊缝高度一般不大于正式焊缝的2/3。
5.7.4 定位焊一定要避开正式焊缝的开头、收尾及三向焊缝交叉处(避开距离≥50mm) 5.7.5 定位焊缝引弧、收尾应圆滑,如产生裂纹,应把裂纹部分全部铲除干净,重新施焊。 5.7.6 不允许在非焊接区任意打弧,特别是高强度钢、不锈钢更应该禁止。
5.7.7 不允许在定位焊时对着焊接部位吹风扇或加浇冷却水,不能在焊缝熔渣的颜色还红着时就去除熔渣。
3-6 ~6 10-20 15-30 100-200 100-200 6 焊条直径和规范参数选择:
6.1焊条直径主要根据焊件厚度选择,薄板和厚板对接的打底焊应选≤Φ3.2的焊条,对根部不要求均匀熔透的不开坡口的角接、搭接、T形焊缝和背面铲根封底焊的对接接头,其焊条直径可按表6.1选择。
6.2焊接电流过大会造成咬边、烧穿等缺陷,过小会造成夹渣,未焊透等缺陷,各种焊条使用电流可参考表6.2选择。
表6.1 焊条直径选择
mm 焊件厚度 ≤4 4-12 >12
表6.2 各种直径焊条使用电流参考
焊条直径 不超过焊件厚度 3.0-4.0 ≥4.0 13
焊接工艺守则 GY-CT-G22
焊条直径(mm) 焊接电流(A) 焊条直径(mm) 焊接电流(A) 1.6 2.0 2.5 3.2 25-40 40-65 50-80 100-130 4.0 5.0 5.8 160-210 200-270 260-300
7. 焊接顺序
7.1 对于大型焊接部件,应本着划大为小,划多为少,先里后外,先横后纵的原则进行装焊。
7.2 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尽可能采用对称焊接,多层焊时每一条焊缝不得连续焊成,尽量减少焊接变形。
7.3 对称焊缝,最好对称同向施焊。
2 2
1 1
7.4 对于长焊缝(L>500),最好采用从中间往两边分段退步焊,不允许从两边同时向中间施焊。
5 3 1 2 4 6
14
焊接工艺守则 GY-CT-G22
1~6 表示焊接次序 7.5 环形焊缝或大型封闭焊缝,不可一次焊成,尽量采取分段对称焊。 环形焊缝 封闭焊缝 数字表示焊接次序 7.6 塞焊:必须从边沿往中间焊,直至焊满为止。
8. 单面焊双面成型: 对全熔透焊缝尽可能地采用单面焊双面焊成型的施焊方法,操作方法有灭弧穿孔法和连弧穿孔法。 8.1 焊件单面焊双面成型接头形式见表8.1。 表8.1 焊件单面焊双面成型接头形式推荐值
15
焊接工艺守则 GY-CT-G22
焊条药皮 类 型 酸 性 碱 性 碱 性 根部间隙 (C mm) C=(1.0-1.3)d C=(0.8-1.2)d C=(0.8-1.0)d 钝边高度 (P mm) P=(0.4 -0.6)d P=(0.4 -0.6)d 0.5~1 操作方法 灭弧焊 连弧焊 V型坡口角度 30°~35° 30°~35° 30°~35° 注: a. 考虑到焊接变形的影响,为保证焊缝尺寸一致,终端根部间隙应比确定值略大0.5-1mm。
b.本表可作C02气体保护焊参考。
8.2 各种位置弧焊的工艺参数及操作要点见表8.2
表8.2 各种位置灭弧焊的工艺参数及操作要点 焊接 位置 板 厚 焊 条 焊 条 直 径 焊接电流 灭 弧 焊 操 作 要 点 (mm) 牌 号 E4303 (mm) 3.2 3.2 3.2 3.2 3.2 (A) 100-110 90-100 80-100 80-90 90-110 平焊的熔孔在被击穿的瞬间易为液态金属所覆盖,一般不易看见。因而为获得良好的焊道成形,在焊接时一定要注意倾听击穿时发出的“噗”声。一听到这种声音,就要快速来弧挂焊。如果稍有迟缓,就会造成熔孔过大,甚至产生焊瘤。施焊时,焊件背面应保持1/3弧柱。 由于重力的作用,熔池液态金属和熔滴容易因下坠而产生焊瘤,施焊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好焊条倾角与灭弧率(E5015每分钟50-60次)外,还应接弧准确、灭弧迅速;不要拉长弧。施焊时,焊件背面应保持1/3-1/2弧柱。 由于重力的作用,熔滴在由焊条向焊件过渡时,易偏离焊条轴线而向下偏斜,因此在短弧施焊的基础上,除保持一定的前倾角外,还须保持一定的下倾角。又因上平焊 8-12 E5015 E4303 立焊 8-12 E5015 E4303 横焊 8-12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