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二高毕业班2013年春期第四次定时训练
语 文 试 题
组题人 蒋弘毅 审核人 戚海玲 郭立荣 2013-5-13
说 明:1、本次考试满分150分,时长150分钟。
2、请妥善保管好试题卷,以备评讲。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几千年里的农作物改良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加以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主要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从而实现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则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因此,可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也有重要区别。传统的选择和杂交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因而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转基因技术既可加快农作物和家畜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又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但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危险?大量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会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尽管尚无定论,但一些科学家担心对生命进行?任意修改?所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很难被消除。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转基因技术的负面影响作了大量研究,相关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 面对种种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许多科学家、学术团体纷纷以各种形式表明对转基因技术的支持态度。由美国Tuskegee大学Prakash,教授起草的题为?科学家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的声明?称:?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通过重组DNA技术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且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则由于目前的安全管理规则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当然,在目前条件下,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转基因表达水平低;
1
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难以控制,可能会引起宿生细胞染色体的插入突变;制作转基因动物效率低等难题尚未解决。另外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材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尚未有定论,对生命?任意修改?,也是对侍统伦理的一种挑战。这些都制约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但通过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和各国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规范管理,保证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健康有序,这一技术肯定会更好地贴近民众,造福人类。
(摘编自朱蒙《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 1.对于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的区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是通过随机、自然的方式积累优良基因,而转基因技术则是通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来实现遗传改良。
B.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在没有亲缘关系的物种间进行。
C.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的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转移。
D.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因不能准确操作和选择某个基因而不能很好地预见后代的表现,而转基因技术可准确预期后代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脉相承,但又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B.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创造出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加快动植物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还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
C.转基因技术对生命进行“任意修改”,不仅对传统伦理是一种挑战,对人类生存有负面作用,而且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很难被消除的遗传基因污染。
D.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难以控制,制作转基闲动物效率低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对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有若悠久的历史,其改良方式虽有随机自然、人工杂交、转基因的不同,但各种方式的本质都是要获得优良基因。
B.Prakash教授发表声明支持转基因技术,认为转基因技术通过重组DNA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精确性。
C.转基因技术尽管得到了许多科学家和学术团体的支持,但其广泛应用仍然受到技术、伦理、安全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D.更好地利用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既需要依靠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也离不开各国政府对转基因技术、生物和食品的规范管理。
2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顾佐,字礼卿,太康人。建文二年进士。除庄浪知县。端阳日,守将集官僚校射。以佐文士,难之。持弓矢一发而中,守将大服。
永乐初,入为御史。七年,成祖在北京,命吏部选御史之才者赴行在,佐预.焉。奉命招庆远蛮,督采木四川。从北征,巡视关隘。迁江西按察副使,召为应天尹。刚直不挠,吏民畏服,人比之包孝肃。北京建,改尹顺天。权贵人多不便之,出为贵州按察使。洪熙元年召为通政使。
宣德三年,都御史刘观以贪被黜,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荐佐公廉有威,历官并著风采,为京尹,政清弊革。帝喜,立擢右都御史,赐敕奖勉。居岁余,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帝密示士奇曰:?尔不尝举佐廉乎??对曰:?中朝官俸薄,仆马薪刍资之隶,遣隶半使出资免役。隶得归耕,官得资费,中朝官皆然,臣亦然。先帝知之,故增中朝官俸。?帝叹曰:?朝臣贫如此。?因怒诉者曰:?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士奇对曰:?细事不足干上怒。?帝乃以吏状付.佐曰:?汝自治之。?佐顿首谢,召吏言:?上命我治汝,汝改行,吾当贷汝。?帝.闻之益喜,谓佐得大体。或告佐不理冤诉,帝曰:?此必重囚教之。?命法司会鞫,果千户臧清杀无罪三人当死,使人诬佐。帝曰:?不诛清,则佐法不行。?磔清于市。
正统初考察御史不称者十五人,降黜之。邵宗九载满,吏部已考称,亦与焉。宗奏辨,尚书郭琏亦言宗不应与在任者同考。帝遂责佐。而御史张鹏等复劾宗微过。帝以鹏朋欺,并切责佐。佐上章致仕去。赐敕奖慰,赉钞五十贯,命户部复.其家。十一年九月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六》,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佐预焉 预:准备。 . B.细事不足干上怒 干:触犯。 . C.吾当贷汝 贷:原谅。 .
D.命户部复其家 复:免除赋税徭役。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皇帝赏识顾佐的一组是
①持弓矢一发而中,守将大服 ②从北征,巡视关隘 ③权贵人多不便之,
出为贵州按察使 ④帝乃以吏状付佐曰:“汝自治之。” ⑤帝曰:“不诛清,则佐法不行。” ⑥帝以鹏朋欺,并切责佐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佐文武双全。建文二年的端阳节,守将召集官员一起比赛射箭,有意为难身为文官的顾佐,结果顾佐一箭射中,守将非常佩服。
B.顾佐奉命招降蛮人,督采树木,巡视关隘。他为人刚直不阿,官吏百姓都对他感到害怕和佩服,改任顺天府尹后,权贵多给他出难题。
3
C.顾佐被杨士奇举荐担任京兆尹。后来,有人到皇帝那里告发顾佐,杨土奇向皇帝申明原委,替顾佐解释。
D.顾佐严格考查御史,将不称职者降职或罢免,这里包括吏部考核称职的邵宗也被考核为不称职。顾佐因为此事被皇上责备,自请辞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岁余,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帝密示士奇曰:“尔不尝举佐廉乎?”
(2)因怒诉者曰:“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与胡兴安①夜别 何逊
居人行转轼②,客子暂维舟③。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注]①胡兴安:兴安,南朝所臵县名,在今四川成都附近。胡兴安当为在其
地做官的胡某。②居人:指自己。转轼:回车。③客子:指胡兴安。维舟:系船,停泊。
8.请简要赏析诗句“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5分)
9.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__________;朝晖夕阴,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
答题卷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