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H (4)在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
课时作业 [学考达标]
1.向含有DNA的浓度较高的NaCl溶液中加入蒸馏水会使( ) A.DNA的溶解度下降 C.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 答案 A
2.在提取DNA的过程中,最好使用塑料试管和烧杯,目的是( ) A.不易破碎 C.增加DNA的含量 答案 B
3.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
B.减少DNA的损失 D.容易刷洗 B.DNA的溶解度上升 D.DNA和蛋白质充分溶解
答案 C
解析 在质量浓度为0.14 mol/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
4.在采用鸡血为材料对DNA进行粗提取的实验中,若需进一步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可以依据的原理是( )
A.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 B.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的条件下会染成蓝色 C.DNA不溶于酒精而细胞中的一些物质易溶于酒精 D.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柠檬酸钠溶液具有抗凝血作用 答案 C
解析 DNA粗提取的原理有:DNA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和DNA不溶于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进一步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时用后者。B项用于DNA
鉴定,D项中柠檬酸钠可防止血液凝固。
5.下列与析出DNA黏稠物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时缓缓滴加蒸馏水,降低DNA的溶解度
B.在操作时,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保证DNA分子的完整性 C.加蒸馏水可同时降低DNA和蛋白质的溶解度,两者均可析出 D.当丝状黏稠物不再增加时,此时NaCl溶液的浓度相当于0.14 mol/L 答案 C
解析 向含有DNA的溶液中加入蒸馏水后,NaCl溶液的浓度会变小,当NaCl溶液的浓度为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小而析出。 6.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A.制备鸡血细胞液→提取细胞核物质→溶解核内的DNA→析出并滤取DNA黏稠物→DNA的再溶解→提取较纯净的DNA→鉴定DNA
B.制备鸡血细胞液→提取细胞核物质→溶解并析出DNA→DNA的再溶解→提取较纯净的DNA→鉴定DNA
C.制备鸡血细胞液→溶解DNA→提取细胞核中的DNA→DNA的再溶解→提取较纯净的DNA→DNA的鉴定
D.制备鸡血细胞的细胞核物质提取液→溶解DNA并析出→提取较纯净的DNA→DNA的鉴定 答案 A
解析 B项漏掉了DNA溶解前要过滤;C项提取细胞核中DNA叙述欠妥,应是提取核物质,并且应放在溶解DNA之前;D项叙述明显有误。
[高考提能]
7.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A.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丙
B.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
C.甲组实验现象差的原因是25 ℃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差 D.乙组实验不成功仅因为在鉴定时加入了双缩脲试剂
实验材料 鸡血 菜花 猪血 鸡血 提取核物质时加入的溶液 蒸馏水 蒸馏水 蒸馏水 蒸馏水 去除杂质时加入的溶液 95%的酒精(25 ℃) 95%的酒精(冷却) 95%的酒精(冷却) 95%的酒精(冷却) DNA鉴定时加入的试剂 二苯胺 双缩脲试剂 二苯胺 二苯胺 答案 D
解析 菜花细胞有细胞壁,加入蒸馏水不破裂,须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并经过研磨。鉴定时要用二苯胺试剂。
8.甲、乙两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涉及的两个操作装置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的烧杯和图乙的试管中所用溶剂都为NaCl溶液,但两者浓度不同
B.图乙试管经稍稍加热后即可观察到一支试管中的溶液明显变蓝,另一支试管中的溶液不变蓝
C.图甲操作需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以使DNA析出,并缠绕在玻璃棒上 D.图乙操作中所用的二苯胺试剂需现配现用以达到较好的鉴定效果 答案 D
解析 图甲烧杯中为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图乙试管中为NaCl溶液,A错误;图乙试管需要在沸水浴中加热5 min,B错误;图甲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轻搅拌,卷起丝状物,C错误;图乙操作中所用的二苯胺试剂最好现配现用,否则二苯胺会变成浅蓝色,D正确。 9.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三次过滤 (1)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
(2)过滤含黏稠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的NaCl溶液 (3)过滤溶解有D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NaCl溶液 以上三次过滤分别为了获得( )
A.含核物质的滤液、纱布上的黏稠物、含DNA的滤液 B.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黏稠物、含DNA滤液 C.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黏稠物、纱布上的DNA D.含较纯DNA滤液、纱布上黏稠物、含DNA滤液 答案 A
解析 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应取滤液(其内含DNA);过滤含黏稠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的NaCl溶液应取黏稠物(因其内含析出的DNA);DNA易溶于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NaCl溶液,故过滤该溶液时应取滤液(其内溶有DNA)。
10.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第三次过滤获得的纱布上含有DNA的黏稠物(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
序号 ① ② ③ 上述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答案 C
操作过程 放入2 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 再加入0.14 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 再加入冷却的、同体积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 解析 第三次过滤后在纱布上的是粗提取的DNA,此DNA中还含有杂质,因此将其溶于2 mol/L的NaCl溶液中,再进行过滤,以除去不溶于2 mol/L的NaCl溶液的杂质。然后向滤液中加入同体积的、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即可析出DNA,然后挑出DNA进行鉴定。 11.实验中对DNA进行鉴定时,做如下操作:
试管 序号 1 2 3 4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加2 mol/L的NaCl溶液5 mL 不加 加4 mL二苯胺,混匀 沸水浴5分钟 B 加2 mol/L的NaCl溶液5 mL 加入提取的DNA丝状物并搅拌 加4 mL二苯胺,混匀 沸水浴5分钟
(1)根据上图,完成表格空白处的实验内容。
(2)对于B试管,完成1、2、3的操作后溶液颜色如何?
。 (3)在沸水浴中加热的目的是 ,同时说明DNA对高温有较强的 。 (4)A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5)B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主要与 有关。 答案 (1)溶液不变蓝色 溶液逐渐变蓝色 DNA在沸水浴的情况下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