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山区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质量检测(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7:31: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经济区域化对全球化具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D.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主题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罗马人丢失了一个帝国,最终却赢得了一个世界。该评价的主要视角是 A.宗教 化

32. 根据对右图的观察,所得到的下列有关神庙与古代雅典的认识中,最确切的是

A.神庙规模巨大,可能是公民大会集会议政的主要场所 B.神庙工程浩大,雅典依靠集权政府才能组织人力完工 C.神庙精美宏大,能作为雅典社会全面繁荣的直接物证 D.神庙的设计与建造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33.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最为一致的是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趋势

34.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

帕特农神庙遗址

B.法律 C.经济 D.文

9

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他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A.中国自古以天朝上国自居,缺乏民族意识与爱国意识 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C.君主专制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法辨识国家问题 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造成人民彼此隔阂疏离

35. 有学者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不是原型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去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段话的主旨是

A.史学研究依赖于史料学 B.理论争斗推动了史学发展 C.史学理论的价值有限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研究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军队的礼仪(11分)

在欧洲,不同时代的军队有不同的礼仪方式。阅读以下表格,请按照序号分析表格中的历史现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古典时期 领薪的外籍步兵 中 世

军队组织 军民两兼 时代背景 公元前500年的希腊民主与罗马共和 招呼礼仪 共和国致敬礼 领薪步兵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帝国末期君士坦丁大帝至公元476年罗马帝国覆灭 封建等级制度 共和国致敬礼① 趴伏在地 骑士(兼职) 封臣先屈膝跪地,后与领主相互亲吻脸颊② 10

纪 城市自治 互相盟誓③ ——约翰·赫特斯《极简欧洲史》

37. 转型的宋王朝(13分)

宋王朝处于中国历史重要的转型期,它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

——《赫逊河畔

谈中国历史》 问题:

(1)你认为可以从哪些视角来研究“转型的宋王朝”?(3分)

(2)请结合史实概述宋王朝发生了哪些转型?(10分)

38.“小”和“大”(12分) 观察右图,16—20世纪 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与此同时,世界也在发生着 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 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 “变”得越来越“大”。 问题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16—20世纪40年代中期,地球变“小”和世界变“大”的过程。

39.中西文明的嬗变(14分)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

11

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西方“自然力的征服”的标志是什么?(1分)

(2)中西文明从1640年到1840年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本质差异?(2分)就中国而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1840年后,这种差异导致了中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2分)为改变这种本质差异,晚清中国社会各阶层作出了哪些努力?(6分)

40.进化演变(25分)

材料一:自达尔文、赫胥黎等以生物学为根据,创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说,其影响延及于世间一切之社会,一切之事业,举人世间所有事,无能逃出其公例之外者。

——杨度《金铁主义说》

材料二:严复指出所谓“物竞”就是生存竞争,所谓“天择”就是自然淘汰。“种与种争,群与群斗”其结果总是“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在

严复看来这种自然规律也同样支配着人类社会“动植如此,民人亦然。”

——王晓明《西方进化论与近代中国社会》

材料三:不佞垂老,亲见脂那(支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

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

——严复《与熊纯如书》

材料四:英国学者最早将进化论推广到人类社会,认为竞争能够创造出最优秀的社会和最优秀的人,穷人是无法适应竞争环境的,最好任其死掉。德国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为生存空间而斗争,成功的种族必将扩大其生存空间。美国学者认为,达尔文的新方法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合适”的白种人自然地凌驾于其他“退化”了的有色人种之上的现象。

12

金山区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质量检测(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ta6e7eete4g4gg0l1ad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