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理科综合模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 理综 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0:01: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选试题

的水平距离最远

D.若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α,当L=H/3时,落点距起点

的水平距离最远

20.如图所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高h=5m内壁光滑的细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底有一质量m=10g、电荷量q=0.2C的小球,整个装置以v=5m/s的速度沿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B=0.2T方向水平的匀强磁场,由于外力的作用,玻璃管在磁场中的速度保持不变,端管口飞出。取g=10m/s2。则: A.小球在管中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小球带正电

C.小球在管中运动的时间为1s

最终小球从上

D.小球在管中运动的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1J

21.如图所示,水平固定横杆的正下方有一光滑的小定滑轮,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横杆上,轻质橡皮绳(遵循胡克定律)绕过定滑轮,一端O系在墙上,另一端与小球连接,橡皮绳的原长为OP,小球在定滑轮的正上方A处时橡皮绳的拉力大小为mg,小球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mg作用下向右运动经过B点,运动到B点时,BP与横杆的夹角为θ=37°。若橡皮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小球与横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g,sin 37°=0.6,cos 37°=0.8,则小球在B处时: A.加速度大小为2g B.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C.与横杆间的弹力大小为2mg D.与横杆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4分)(多选)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斜槽与水平槽平滑连接,按要求安装好仪器后开始实验。先不放被碰小球,使入射球从斜槽上的M点由静止滚下落地,重复实验若干次;然后把被碰小球静止放在槽的水平部分的缘N处(槽口),再使入射球从斜槽上的M点由静止滚复实验若干次,并在白纸上记录下重锤在记录纸上的影点和每次实验时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从左至右依A、B、C点,测得两小钢球直径相等,入射小球和

前端边下。重竖直投次为O、被碰小

精选试题

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1=2m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 时,入射小球m1 的落点分别为A、B B.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 时,入射小球m1 的落点分别为B、A C.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 时,入射小球m1的落点分别为C、A

D.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测得|OC|=2|AB|,则说明碰撞过程中由m1 、m2 两球组成的 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23.(11分)

(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图中 R

为20 kΩ的电阻,电源电动势为6.0 V,内阻可不计。 ①实验时先将开关S接1,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表示数 为________ μA时表示电容器极板间电压最大。

②将开关S接2,将传感器连接在计算机上,经处理后画出 电容器放电的 i-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图象与 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试根据 i-t 图象,求该电容器所放出的电荷量q=_______C;该电容器 的电容 c=_______ μF。(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图甲是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阻值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

图象,图中R0表示0℃时的电阻,k表示图线的斜率。若用 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E、内阻r)、电流表A(内阻Rg)、 0 滑动变阻器R1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

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 属电阻温度计”。使用“金属电阻温度计”前,先要把电流表(“0”刻线在刻度盘 左侧 )的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若温度t1< t2,则t1的刻度应在t2的 侧 (填“左”或“右”);在标识“金属电阻温度计”的温度刻度时,需要弄清所测温 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请利用E、R0、Rg、R1(滑动变阻器的有效阻值)、r、k等物

理量表示所测温度t与电流I的关系式t= 。 Rg R A R B A R0 S E r

R1 t2 O t1 t 乙 甲

24.(14分)如图所示, 两根间距为L的固定光滑金属导轨MP和NQ平行放置,电阻可忽略不计,两导轨是由位于MN左侧的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和MN右侧足够长的水平部分构成,水平导轨范围内存在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两根长度均为L的导体棒ab和cd垂直导轨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开始时cd静止在磁场中,ab从圆弧导

L a R MN轨的顶

b B d PQc 精选试题

端由静止释放,两导体棒在运动中始终不接触。已知ab棒、cd棒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棒到达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某时刻,cd棒速度为该时刻ab棒速度的一半, 此时cd棒的加速度大小。

25.(18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的底端有一个固定挡板,轻质弹簧的两端分别拴接在固定挡板和质量为m的小物体B上,质量为2m的小物体A与B靠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若A、B粘连在一起,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0缓慢拉物体A,当B位移为L时,拉力F0=mg/2;若A、B不粘连,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A上,当B的位移为L时,A、B恰好分离。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恒力F的大小;

(2)若A、B粘连一起,请利用F0与物体B的位移s之间的函数关系,在F0—s图 象中定性画出图线,再借鉴v—t图象求位移的思想方法计算出B缓慢移动位移L 的过程中,拉力F0所做的功;

(3)A、B不粘连的情况下,恒力F作用使A、B恰好分离时A、B的速度大小。

26.(15

分)三氯化氧磷

(POCl3)可用

作有机合成的氯化剂和催化剂,实验室制取POCl3并测定产品含量的实验过程如下:

I.制备POCl3可用氧气氧化液态的PCl3法。实验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及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PCl3 熔点/℃ -112.0 沸点/℃ 76.0 相对分子质量 137.5 其 他 均为无色液体,遇水均剧烈水解为含氧酸和氯化氢,两者互溶

POCl3 2.0 106.0 153.5 (1)装MnO2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干燥管的作用为 。 (2) 装置B中的液体药品是 ;装置B有三个作用,分别为 。 (3)三氯化氧磷还可由三氯化磷与水、氯气反应制备。此方法生产三氯化氧磷的化学方 程式为 。

精选试题

II.测定POCl3产品含量的实验步骤:

①实验I结束后,待反应器中液体冷却到室温,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 POCl3产品(杂 质不含氯元素),置于盛有100.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摇动至完全水解,将水解液 配成200.00 mL溶液

②取10.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 1.5 mol/L AgNO3标准溶液 ③加入少量硝基苯,用力摇动,静置

④加入指示剂,用0.2 mol/L K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到达终点时共用去 15.00 mL KSCN溶液。 (4)选择的指示剂为 。

(5)测得产品中n(POCl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磷酸银可溶于酸) (6) 已知Ksp(AgCl)> Ksp(AgSCN),步骤③的目的是 。 27.(14分)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 4NO(g)+CO2(g)+2H2O(g) △H= -574 kJ?mol-1 ②CH4(g)+4NO(g)= 2N2(g)+CO2(g)+2H2O(g) △H= -1160 kJ?mol-1

③H2O(g) = H2O(l) △H= -44 kJ?mol-1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 、CO2(g)和H2O( l ) 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某科研小组研究臭氧氧化--碱吸收法同时脱除SO2和NO工艺,氧化过程反应原理 及反应热、活化能数据如下: 反应Ⅰ:NO(g)+ O3(g) 反应Ⅱ:SO2(g)+ O3(g)

NO2(g)+O2(g) △H1 = -200.9 kJ?mol-1 Ea1 = 3.2 kJ?mol-1 SO3(g)+O2(g) △H2 = -241.6 kJ?mol-1 Ea2 = 58 kJ?mol-1

3O2(g)。请回答:

已知该体系中臭氧发生分解反应:2O3(g)

其它条件不变,每次向容积为2L的反应器中充入含1.0 mol NO、1.0 mol SO2的模拟烟气和2.0 mol O3,改变温度,反应相同时间t后体系中NO和S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由图1可知相同温度下NO的转化率远高于SO2,结合题中数据分析其可能原因 。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理科综合模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 理综 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tkb06kcvq0n19a8hrgx9da6a52gje00h65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