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8 2:16: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与原则

一、编制原则

1.执行国家及煤炭建设的方针和经济政策;

2.统筹安排内部与外部;生产与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之间的协调建设,通过综合平衡,确定合理建设工期。

3.以矿建为主,全面安排井下与地面、生产与生活的建设顺序,做到“五通一平” 先行,环保绿化同步。

4.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在确保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组织矿井建设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及各个工程项目之间的平行交叉作业和协调建设。

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市场经济和竞争意识,增加时间观念、利息观念和资金周转观念,尽快形成综合生产能力,缩短建设工期。

6.结合矿井建设实际,扬长避短,大胆探索。

7、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 8、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工程成本。 9、合理利用永久设施建井,减少大临工程‘ 10、积极进行施工准备,缩短施工准备工期。

1 11、在工作安排上,做到“四个优先安排”即被利用永久工程优先安排,工期长的工程优先安排,安装任务重的工程优先安排,大型工程优先安排;“四个不停”即矿井主要矛盾线上的工程不停,井筒装备时提升不停,井巷交叉施工时运输不停,单位工程开工后不停;“三个缓干”即需要长期维护的煤巷缓干,用作平衡劳动力的工程缓干,建设期间不使用的井下电器设备缓购,力争做到劳动力、施工设备的基本平衡。 二、编制依据

1.批准的地质报告、矿井初步设计及概算。 2.建设单位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协议。 3.矿井建设的客观条件及现场条件。

4.国家及煤炭工业有关经济技术方面的政策、法令、规程、规范、标准等。

第二节 矿井设计概论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110号文),批准以山西煤销集团为主体对古交市屯川矿、马兰镇营立矿、古交后沟煤矿、白道煤矿有限公司进行兼并重组整合,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煤销集团古交铂龙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5.995km2。开采煤层为02、2、4、8、9号煤层。

矿井保有储量51.61mt,可采储量29.14 mt。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矿井服务年限为17.3a。

一、矿井设计方案

2 1、矿井开拓:

斜井—立井混合开拓,主斜井倾角18°安装强力胶带输送机提升。副斜井倾角11°度、回风斜井倾角90°,副斜井安装单滚串车提升和架空乘人装置,回风井设梯子间,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矿井开采02、2、4、8、9号煤层,确定为一个主水平和一个辅助水平开拓。主水平标高+1057m,开拓8、9号煤,采用联合布置,辅助水平标高+976m,开拓02、2、4号煤层, 采用联合布置。

主斜井经主运输大巷两煤仓,与主水平和辅助水平采区运输巷相连,副斜井经井底车场与主、辅水平采区轨道巷相连,,回风斜井直接与主、辅水平回风大巷相连。

根据井田开拓布置,在主斜井井底西南布置主运输巷,通过2号8号煤仓,完成煤的运输。运输大巷布置胶带输送机。回风立井与主、辅水平采区回风巷相连。副斜井与主辅水平采区轨道巷相连担任运料和行人的任务。

2、井下开采

设计井田分为8个采区开采,首采采区为801和0201采区,采区为前进式开采,工作面为后退式开采。首采工作面为80101和020101工作面。

二、矿井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开拓方式:斜井—立井混合式。 2、井型:120万吨。

3 3、矿井生产工作面2个。

4、工程设计工程量:井巷工程量10836m,其中岩巷1346.1m,煤巷9333m。

5、掘进率:93.7m万t。 6、全员效率:49t人。

7、矿井资源整合工程静态总投资40691.54万元,其中矿建工程12027.74万元,土建7083.58万元,主要设备及工器具购置11768.42万元,安装3391.29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945.22万元,工程预备费用2475.2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800万元。

8、吨煤投资:395.22元。 9、矿井建设设计工期21.3个月。

第三节 矿井建设技术条件

一、井田位置与交通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古交铂龙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古交市西南部,距古交市约15km,行政区划属古交市马兰镇管辖。其井田地理坐标为:

东经111°58′21″~112°00′27″, 北纬37°49′21″~37°52′50″。

井田距古交市约15km,古交—岔口公路从井田北部经过,向东与太宁公路相连。国营马兰矿铁路专用线距本井田约2km,古交—太原有铁路专线,经太原可通往全国各地,交通较为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1)。 二、地形、地貌

4

搜索更多关于: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 的文档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tkok31abd1xu1x81dzc4m0xd0pw4b00nm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