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师资格证培训心理学概论复习资料大全
1、人类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1.1个体心理系统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1)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万分。(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2)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情绪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和意志过程(心理学把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
(3)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
(4)心理特征(重点)。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
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正是这些心理特征,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1.2个体心理与行动
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1.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2、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2.1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
唯理论(代表人物法国笛卡尔)和经验论(代表人物英国洛克)。 2.2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流派包括: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1构造主义,2机能主义,3行为主义,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
派。
3、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3.1认知心理学,1967美国奈塞尔
3.2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1、教育心理学概述
1.1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2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的著作是由旁宗岳在1908年翻译的日本小泉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改造、繁荣、破坏、新生四个时期。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2.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