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灭藻剂来控制冷却水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危害,同时在运行中应严格控制多项操作指标,如浓缩倍数、总磷、浊度等,以保证水处理的最佳效果。
正常运行所选用的药剂品种及投加剂量、方式、用量等分别如下: A、复合阻垢缓蚀剂 1、阻垢缓蚀剂JTK-401D: ①投加剂量:50~70mg/L
②投加方式:通过加药装臵向冷却塔下部水池中连续注入。 ③投加量:首次投加根据系统保有水量及投加剂量而定。 首次投加量:
正常运行每天补充投加量::
注:浓缩倍数按4计算;补充水量按28.8m3/h计算。 每年用量(以360天计):41.5×360=14940(kg) B、杀菌灭藻剂:
根据该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特点选用JTK-503杀菌灭藻剂、JTK-506异噻唑啉酮杀菌剂和JTK-505固体活性溴杀菌灭藻剂交替使用,以确保杀菌灭藻处理效果,杀菌剂的投加量按系统中保有水量和循环水量综合计算。投加次数具体视系统细菌繁殖及粘泥生成情况而定。
1、JTK-505固体活性溴杀菌剂: ①投加剂量:25~35mg/L
②投加方式:定期冲击性投加,将带密孔的篓筐或容器臵于冷却塔下,水池
可编辑范本
的水面上,将药剂臵于其中,慢慢溶解即可。
③投加频次:夏秋季节每周投加二次,其它季节第周天投加一次,与JTK-503交替使用,全年约投加100次。
④每次用量:30×2000/1000=60(kg/次) 全年用量:60kg/次×100次=6000(kg) 2.JTK-503杀菌灭藻剂:
在正常运行时,每月投加1次非氧化性剥离剂JTK-503,对所产生的微生物粘泥、青苔有剥离作用,与氧化性杀菌剂作交替使用,效果很好。
①投加剂量:80~100mg/L
②投加方式:定期冲击性投加于冷却塔水池中。 ③投加频次:1次/月,全年投加12次。 ④每次用量:100×2000/1000=200(kg/次) 全年用量:55kg/次×12次=2400(kg) 3.JTK-506异噻唑啉酮杀菌剂: ①投加剂量:80~100mg/L
②投加方式:定期冲击性投加于冷却塔水池中。 ③投加频次:1次/2月,全年投加6次。 ④每次用量:100×2000/1000=200(kg/次) 全年用量:200kg/次×6次=1200(kg) 3、系统现场管理
? 对补充水一定要经过认真处理,凡是超标的水质,一定经过絮凝沉淀除去水中的悬浮物,使浊度达到规定的范围。
可编辑范本
? 对入口设臵过滤网,防止藻类、塑料等较大杂物进入循环水系统。保护冷却塔四周环境,防止灰尘、烟尘、化学气体等有害物质通过冷却塔进入循环水系统。
? 对特殊换热器要求定出专门的保护措施。 ? 对循环水系统要求有相应的旁滤措施。
? 严格控制循环水系统的排污与补水,在正常情况下严禁大排大补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
? 补水量应根据排污量及蒸发、风吹损失水量调节,确保水系统浓缩倍数的稳定。
? 严格按加药规程进行加药,确保系统中药剂含量的相对稳定。 ? 加药地点选择适当,各种不同的药剂要分库存放,按药剂的有关存放标准定岗管理,以免加错药剂。
4、故障的一般处理及装臵停止时的处理方法
在冷却水化学处理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意外的事故发生是难免的,关键是发生一些特殊情况及意外事故后,应及时处理,减少损失,避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1、循环冷却水出口水温偏高时,应及时查找原因: A、检查冷却塔风机及冷却塔效果;
B、检查水冷器循环水进出阀门开度,应做到进出口阀门基本上全部打开; C、检查工艺侧物料是否有结焦、腐蚀等现象;
D、检查水冷器进出口钙硬度变化,以判断其结垢程度。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
可编辑范本
好]
可编辑范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