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专题一 生命系统的细胞基础 小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
(含减数分裂)
一、选择题 1.(2016·海南卷)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项错误;纺锤丝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B项错误;DNA复制需要解螺旋,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C项正确;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分裂期的时间远小于分裂间期。
答案:C 2.(2016·银川一中检测)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与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D.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数目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DNA数目又减半,因此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B正确;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C正确;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DNA分子数目一半,D错误。
答案:D
3.(2015·东城区期末检测)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1·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解析:间期DNA复制,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加倍;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而DNA数目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C 4.(2016·合肥质检)某同学在做“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未能在视野中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可能是( )
A.从别的同学已剪过的根上剪取前端2~3 mm B.剪取的根未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细胞形态
C.在配制龙胆紫染液时使用了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 D.观察时间太短,所有细胞都尚未进入分裂期
解析:A项,别的同学已剪过的根的根尖分生组织已经被剪掉,再剪取前端2~3 mm无法得到根尖分生组织,从而导致实验中未能在视野中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B项,剪取的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即可观察,未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细胞形态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C项,在配制龙胆紫染液时应该使用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不会导致染色较浅不利于观察,但不会导致在视野中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D项,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不能继续分裂。
答案:A 5.(2016·襄阳调研)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若干天后,分别制片观察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主要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D.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分裂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相同
解析: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是由于只有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而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而不是没有进入细胞周期;解离的主要目的是将植物细胞分离开来;图中显示随着药物X浓度的增大,有丝分裂指数逐渐减小,即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2·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数逐渐减少,这说明药物X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细胞的体积略微增大,与分裂结束时相比,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较小,物质的运输效率较低。
答案:C 6.(2014·全国Ⅱ卷)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解析:A项,神经细胞与肌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不存在细胞周期。B项,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不同,源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因此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项,同一动物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通过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因此所含的基因组相同。D项,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相同。
答案:B 7.(2015·海南卷)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
解析: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B错误;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C正确;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正确。
答案:B
8.人体细胞某基因活化后能导致细胞凋亡,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 A.该基因是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 B.该基因活化后其细胞周期缩短
C.该细胞一定是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 D.细胞发生凋亡是有积极意义的
解析:该基因是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不是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A错误;凋亡的细胞不再分裂,无细胞周期,B错误;该细胞可能为生理性死亡的细胞等,不一定是被
·3·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抗原入侵的靶细胞,C错误;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细胞发生凋亡是有积极意义的,D正确。
答案:D 9.(2016·佛山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增强 B.细胞分化,核基因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解析:细胞生长,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A项错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核基因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B项正确;癌变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癌变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C项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D项正确。
答案:A 10.(2016·泰安一模)c-myc蛋白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myc蛋白在正常细胞中很不稳定,合成后很快就被降解,而在癌细胞中稳定性显著提高。研究者用分化诱导剂(PA)处理某种癌细胞,并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myc蛋白能抑制细胞的分化 B.c-myc蛋白能促进细胞的增殖 C.PA诱导剂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D.c-myc基因表达增强抑制细胞癌变
解析:由图可知,分化诱导剂(PA)处理时间越长,细胞分化越快,而c-myc蛋白含量越少,说明c-myc蛋白能抑制细胞的分化,A正确;c-myc蛋白在癌细胞中稳定性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