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 B 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5、除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其他单位应当至少 A 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6、不属于单位防火检查的内容是 D 。 (A)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B)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c)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D)单位工作人员出勤情况
7、不属于单位防火巡查的内容是 C
(A)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B)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C)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D)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8、关于定期防火检查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D 。 (A)通常由单位领导组织 (B)或者由有关职能部门组织 (C)对所有部位进行检查
(D)只对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检查
9、关于单位进行防火巡查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
(B)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C)有无用火、用电情况
(D)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单位防火检查采用的方法 B 。 (A)查阅消防档案 (B)审查员工 (C)测试消防设施
(D)查看消防通道、防火间距、灭火器材、消防设施等情况 11、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火灾隐患 B 。 (A)违章关闭消防设施 (B)正常用电
(c)发生火灾时会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的
(D)发生火灾时会导致火势蔓延、扩大或增加对人身、财产危害的 12、下列火灾隐患不属于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的是 D 。 (A)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B)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C)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D)两建筑间防火间距不够的
13、下列火灾隐患不属于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的是 B 。
(A)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B)电线电路设计不合理
(C)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D)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14、夜间检查是预防夜间发生大火的有效措施,重点是检查 D 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A)办公室 (B)宿舍 (C)仓库 (D)火源、电源
15、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 C 。
(A)立即强制执行 (B)记录备案
(C)立即报告 (D)保持现状以后再说
第九章 初起火灾处置基础知识
二、选择题(四选一)
1.下列关于报警的四种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B)向本单位专职消防队报警,等专职消防队扑救不了时,再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C)向本单位消防控制室报警,召集他们迅速处置初起火灾
(D)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要他们迅速做好疏散准备尽快疏散
2.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报警。任何单位、个人应当 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A
(A)无偿 (B)有偿 (C)自愿 (D)自觉
3.在拨打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火警时,必须讲清 D 、起火物、火势情况和报警人的姓名和所用的电话号码。 (A)发生火灾单位街道名称 (B)发生火灾单位的门牌号码 (c)发生火灾村庄地名称
(D)发生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
4.以下对火灾报警电话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119报警电话是免费的
(B)发生火灾时任何人都有义务拨打ll9 (c)为了演练,平时可以拨打119
(D)不可以使用单位内线电话分机拨打119
5.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通常不允许人员利用建筑物中的 C 进行安全疏散。 (A)防烟楼梯 (B)室外楼梯 (c)普通电梯 (D)普通楼梯 6.下列四种物资在发生火灾时,首先应该疏散 C 。 (A)桌椅 (B)衣物 (C)珍贵文物 (D)书籍资料 7.下列关于身上着火的处置方法,错误的一种是 B 。 (A)身上着火,着火人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
(B)身±:着火,应尽快脱掉衣帽,快速奔跑,把身上的火焰吹灭 (c)身上着火,在场的其他人员可向着火人身上浇水,把火扑灭
(D)身上着火,在场的其他人员可用湿麻袋、毯子等物把着火人包裹起来窒息灭火 8.当单位灭火人员不能接近火场时,应根据着火对象及火灾现场实际,果断地在蔓延方向采取一些必要的堵截措施。下列哪种措施不能阻止火势蔓延 D 。 (A)关闭防火门 (B)设置水枪阵地 (C)降下防火卷帘 (D)开窗通风
9.火灾初起阶段是火灾扑救 B 的阶段。
(A)最不利 (B)最有利 (C)较有利 (D)较不利 10.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可通过 A 渠道逃生。 (A)疏散楼梯 (B)普通电梯 (c)跳楼 (D)货梯 11.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 C 。
(A)速到现场抢救物资 (B)尽快抢修设施争取复产 (C)予以保护现场 (D)拨打ll9
12.不同的火灾有不同的控制方法。根据控制的对象不同,控制火势可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方法,下列四种方法哪种属于直接控制火势。 C (A)对燃烧的和邻近的气体贮罐进行冷却,防止可燃液体沸溢
(B)在火场下风向,对建筑物实施必要的拆除
(c)利用水枪射流、水幕等拦截火势,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D)对流淌在火场的可燃液体实施泡沫覆盖,防止复燃 13、火灾报警电话是 B 。
(A)110 (B)119 (C)120 (D)122 14、《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 D 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A)该场所的法定代表人(13)该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 (C)该场所的工作人员 (D)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 15、《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 B 。 (A)可以给予支援 (B)应当给予支援 (c)必须给予支援 (D)不必给予支援
16、无论是义务消防人员还是专职消防人员,在扑救初期火灾时,必须坚持 A 的指导思想。
(A)“救人第一” (B)“控制第一”
(c)“先重点后一般” (D)“先控制后消灭” 17、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D 等基本方法。 (A)堵截、快攻、排烟 (B)堵截、快攻、隔离
(c)堵截、排烟、隔离 (D)堵截、快攻、排烟、隔离
18、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 C 的要求保护现场。 (A)单位领导 (B)主管单位
(C)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D)公安机关
19、对大面积燃烧区或火势比较复杂的火场,根据火灾扑救的需要,将燃烧区分割成两个或数个战斗区段,便于分别部署力量将火扑灭,使用的火灾扑救方法是 C 。 (A)堵截 (B)快攻 (c)隔离 (D)排烟
20、当灭火人员能够接近火源时,应迅速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灭火,将火势控制在初期低温少烟阶段,使用的火灾扑救方法是 B 。 (A)堵截 (B)快攻 (C)隔离 (D)排姻
21、保护火灾现场的目的是为了火灾调查人员发现、提取到客观、真实、有效的火灾痕迹、物证,确保火灾原因认定的 C 。
(A)公平性 (B)公正性 (c)准确性 (D)可靠性
22、火灾现场是火灾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 A的物质载体。
(A)认定火灾原因 (B)火灾直接损失 (c)火灾事故 (D)火灾间接损失
23、凡与火灾有关的留有痕迹物证的场所均应列入 B 。 (A)保护范围 (B)现场保护范围 (c)长期保护范围 (D)永久保护范围
24、在火灾扑救初期,当单位灭火人员不能接近火场时,应根据着火对象及火灾现场实际,在蔓延方向设置水枪阵地、水帘, A 防火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等。 (A)关闭 (B)打开 (c)反复启闭 (D)拆除
25、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应当根据现场勘验的实际情况和进展进行 C 。 (A)扩大 (B)缩小 (c)调整 (D)不可调整
26、对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疏散,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制订安全疏散计划
(B)寻找场所内未着火房间躲闭
(c)安全疏散时要酌情通报情况,做到有秩序疏散 (D)分组实施引导
27、对人员疏散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做好防护,低姿撤离 (B)鱼贯地撤离
(c)自身着火,快速奔跑
(D)利用建、构筑物内配备的消防救生器材或选择落水管道和窗户进行逃生 28、下列不属于急于疏散的物资的是 D 。 (A)可能造成扩大火势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 (B)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 (c)影响灭火战斗的物资
(D)单位领导要求疏散的个人物资
29、在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火警时,必须讲清以下内容 D 。 (A)发生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 (B)报警人基本情况 (C)火灾概况
(D)发生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火灾概况、报警人基本情况 30、对组织物质疏散的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指定负责人,使整个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B)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最后疏散 (c)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 (D)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进行保护
31、对初起灭火要领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离火灾现场最近的人员,应根据火灾的种类正确有效地利用附近灭火器等设备与器材进行灭火
(B)灭火人员在使用灭火器具的同时,要利用最近的室内消火栓进行初起火灾扑救 (c)灭火时要考虑水枪的有效射程,尽可能靠近火源,压低姿势,向燃烧着的物体喷射 (D)灭火人员最好不用室内消火栓进行初起火灾扑救
32、人员密集场所应制订安全疏散计划。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 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入口和疏散路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