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证券投资者行为及投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19:20: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证券投资者行为及投资策

略研究

【摘要】:行为金融学注重研究证券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其对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决策假设使其能更好地解释许多证券市场异常现象。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证券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我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有逆向投资策略,惯性投资策略,小盘股投资策略。 【关键字】:投资者行为;投资策略;行为金融

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投资者心理与情绪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凶素,而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现代标准金融学理论把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假设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导致在对金融市场的研究中m现许多偏离有效市场假说的异常现象和“迷团”。对投资者行为及投资策略的研究对金融资产的定价和指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很强现实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投资者心理与投资行为 在金融市场中,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市场并进行投资决策。但作为普通人而非理性人,他们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过程、情绪、动机以及自我控制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人们的决策过程和信息加工方式并不遵循贝叶斯法则,不仅包括个体投资者,即使是拥有大量理论知识背景和信息优势的机构投资者也不具有理|生投资者那样恒定的标准,他们在决策时因为不同的描述和框定而产生不同的偏好。对于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股价异常与投资者行为异常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以从认知偏差和投资者的情绪心理来解释。从认知偏差层面来看,所谓认知偏差指的是智力正常、教养良好的人却一贯地做着错误的事情。偏差产生的根源:一是由于人类信息处理过程产生的,金融市场的“信息大爆炸”往往使真正有用的信息难以甄别,Black(1986)提出了“噪音交易者”概念,明确指出投资者被永久性的噪音包围着,这些噪音的存在使他们很难做出理性的决策。同时,人们的记忆、情绪等因素往往会导致在处理信息时产生认知偏差。另外,人类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导致了认知偏差的形成。二是由于规律识别产生的,De Bondt(1991)的研究表明,由于投资者对于信息的错误理解,他们会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在看似存在规律的金融市场里,他们的行为会产生混乱,认知偏差随之产生。比如,有些投资者经常根据近期的股价变化来预测未来较短时间内的价格趋势,他们假定当前的价格趋势能够持续下去,进而买人股票,一旦股价发生逆转,投资者就会遭受损失。金融市场巾常见的认知偏差有过度自信、保守主义偏差、框定依赖、事后聪明偏差、小数定律、损失厌恶、后悔厌恶、处置效应、心理账户。一般来说,认知偏差无法彻底消除,对投资者来说尽可能做到自我控制。从投资者情绪层面来看,Kaufman(1999)认为情化是有限理性的来源,市场层次的情绪可以影响未来交易者行为,它容易传染,使更多的投资者都产生相应的情绪状态并对其后的行为产生影响,很多具备某些情绪特征的投资者会进一步受到影响。.另外,心态也可以对投资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心态可以影响人类认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乐观的心态会导致较少的信息处理而且容易使人充满信心。在牛市中,投资者往往表现为过度乐观,股价上升促使他们不经深思熟虑而选择新的投资对象。

二、我国证券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分析 (一)过度自信

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普遍存在较强的乐观情绪。人们在股市中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种自发乐观情绪,而不是取决于对公司未来收益的期望。这种普遍乐观的情绪在中国证

券市场上表现十分明显。特别是在股价持续上涨阶段。从2006年年中开始,在中国股市连续走强,人们的投资隋绪高度膨胀,整个社会弥漫着对企业盈利增长的乐观预期。出现了全民炒股现象,正是因为这种普遍乐观的心理驱使人们将绝大部分储蓄资金投向股市,为部分庄家操纵股市、谋取暴利提供了便利,导致市场投机性增强,股价泡沫膨胀。

(二)赌博心理与暴富心态

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赌博心理。股票市场的赌博特性是与投机性密切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赌博特性就是投机性。股市的投机性强,也就隐含着较大的赌性。这种赌性的存在引诱了一部分“赌徒式”投资者的热情参与,而这类股民的热情参与势必又会增强股市的赌博性和投机性。从我国股市极高的换手率来看,部分散户投资者短线频繁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快速致富。另外,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暴富心态,其实这正是人类贪婪本性在股市中的体现。进入股市中的股民大都是为了赚钱而来,并且由于有些公众信息的不正确引导,可以说进入股市中的投资者很多都是为了发财致富甚至是为了暴富而进入股市的。因此,他们在炒股过程中,往往追求赚大钱,既不分大势的强弱,也不论股价的高低,买进股票就想赚钱如此的心理势必会增强股票市场投机性。

(三)从众心态

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追随时尚的从众心理,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表现为跟风、跟庄、随大流、不能坚持自己的既定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个体的羊群行为引导投资者之间学习与模仿,从而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似的股票或同时进出股市,出现群体意义上的羊群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不仅存在羊群效应,而且其程度高于美国证券市场。

(四)政策依赖偏差

我国的股市在投资者心目中是个“政策市”,尽管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加快了市场化改革步伐,但是目前还是以政府监管为主、市场补充为辅的投资环境。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一直被理解为政策市;另一方面,每当股市出现重大动荡,人们又不断呼唤政策干预。这种矛盾心理和股市中的诸多双重标准一样,都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个发展过程是在扶持中成长的。我国股民在政策的反应上存在严重“政策依赖性偏差”j投资者的交易频率主要随政策的出台与政策的导向发生着变化,利好的政策出台会加剧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偏差,导致交投 活跃,交易频率加快;利空的政策出台投资者“过度恐惧”,偏差往往会使交易频率有较大幅度下降。

三、行为投资策略分析 (一)逆向投资策略

逆向投资策略是一种典型的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作指导的投资策略。它是指购买进表现糟糕的股票,并卖出同期表现出色的股票。由于股票市场经常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对反应过度的修正会导致过去的输家的将来表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产生长期超常回报现象。该策略最初由戴维·德瑞曼提出并运用,因此,他也被华尔街和新闻媒体称为逆向投资之父。 逆向投资策略是一个长期风险小、回报高的交易策略。 .

(二)惯性投资策略

惯性投资策略是针对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现象应运而生的一种投资策略。在反应不足中,股票价格自开始上涨直至达到顶部通常有持续一段的过程,顺势交易者如果在股票价格出现上涨趋势时购人,虽然价位较高,但是日后能够以更高价格卖出,仍然可以获利。惯性投资策略要求投资者衡量一般投资大众的意见,在市场已经启动,但大众对信息表现出谨慎和迟疑时,及时抢进,顺应市场趋势操作。投资者的个性、所获得的信息量以及投资者的类型都将影响惯性时间的长短。投资者应该注意惯性投资策略是一个短期策略,风险很高,

仅适合有丰富投资经验的投资者。

(三)小盘股投资策略

小盘股投资策略就是选择流通股本数量较小的价值型股票进行投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由于小盘股流通盘子小,股价极易波动,投资者极易采用波段操作方法获得收益。当然,在这个定义中,关于小盘股的数量界定,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如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所谓小盘股,可能比新兴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大盘股的盘子还要大。另外,不同的时期,小盘股的数量定义可能也有变化。 (四)集中投资策略 集中投资策略,简单地说,就是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求胜。

四、总结

在我国个人投资者中,中小投资者占绝大部分,其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其决策行为的非理性,也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与波动,与缺乏一个理性投资者队伍有关。因此,应针对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知识和技巧教育,提高他们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运作效率,减少其非理性行为特征。对于机构投资者,要提高其投资管理水平。行为金融学为投资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投资建议,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决策过程与行为特征,尽量减少认知偏差和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充分应用各种行为投资策略,避免投资损失。 【参考文献】

(1)攀登,施东晖,曹敏.中国个人投资者采用股价趋势交易策略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3(11).

(2)施东晖,陈启欢.信息不对称下的投资者类型与交易行为一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4(5).

(3)吴福龙,曾勇,唐小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进一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4)

搜索更多关于: 证券投资者行为及投资策略研究 的文档
证券投资者行为及投资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udq39mo3d1xu1w81ha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