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A、B互为替代品 A、B为互补商品 矫正训练
3.(判断)当一种商品价格下跌时,该种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将上升。( ) 答案 F。当一种商品价格下跌时,该种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将下降。
4.进入7月份以来,鸡蛋价格再次出现上涨。在湖北省,近八成市州鸡蛋价格上涨,其中武汉、襄阳、荆州涨幅居前,分别为6.9%、5.6%、4.8%。鸡蛋价格的提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是( )
①会使鸡蛋的需求量减少
②使鸡蛋的供应量减少
A商品价格上升(下降) A商品价格上升(下降) A商品需求量下降(上升) A商品需求量下降(上升) B商品需求量上升(下降) B商品需求量下降(上升) A商品价格与B商品需求量呈正比关系 A商品价格与B商品需求量呈反比关系 ③使鸡蛋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使养鸡业扩大生产规模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鸡蛋价格的提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是会使鸡蛋的需求量减少,使鸡蛋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使养鸡业扩大生产规模。鸡蛋的供应量应该是增加,②说法错误。
B.①②④ D.②③④
课时训练
一、判断题
1.“一贵一贱,极而复反”,体现了商品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答案 T。
2.某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可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
答案 F。某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可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会随个别劳动时间变化而改变。 3.自来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 答案 F。自来水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影响较小。
4.(2016·浙江10月选考)一般说来,随着高速铁路网建设的不断推进,长途汽车客运量将呈下降趋势。( )
答案 T。高铁与长途汽车互为替代品,随着高速铁路网建设的不断推进,长途汽车客运量将呈下降趋势。
9
5.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同向变化的。( ) 答案 F。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反向变化的。 6.国家对大豆采取保护价收购,有利于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
答案 T。国家对大豆采取保护价收购,即大豆价格升高,农民有利可图,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二、选择题
7.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3》让章丘铁锅一夜走红,使得天猫上的销量增长近6千倍,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章丘铁锅的走红说明( ) A.该铁锅质量好所以价格高 B.营销渠道决定商品价格 C.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消费 D.供求是影响价格变动的直接因素 答案 D
解析 章丘铁锅一夜走红导致价格上涨,说明供求影响价格,D项符合题意。
8.面对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现状,“机器换人”近年在沿海地区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首选。“机器换人”( )
①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价值 ②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③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 ④能根除招工难、用工贵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由于用工贵,企业成本加大,所以实行“机器换人”,“机器换人”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可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C。 9.小明跟妈妈去农贸市场,发现市场上出售的养鸡场的鸡大约40元/只,而农村散养的鸡大约120元/只,价格悬殊。在下列选项中,与小明的发现属于同类价格现象的是( ) A.在老字号裁缝铺定制的旗袍价格是某成衣公司旗袍价格的3倍 B.3月份北京市场上的草莓价格是海南三亚草莓价格的3倍 C.中国销售的进口汽车价格是国外同款汽车价格的2倍 D.广州的租车价格大约是合肥租车价格的1.5倍 答案 A
解析 农村散养的鸡消耗了更多的劳动,其价值量大,所以价格高,A项体现了这一道理。 10.峰谷电价,也称“分时电价”,是一种将高峰(白天)用电和低谷(夜间)用电分别计算电费的电价制度,旨在引导用户合理用电,缓和电力供需矛盾。实行峰谷电价( ) ①发挥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②会使高峰用电量大幅减少 ③是基于商品间的替代效应 ④体现了供求与价格的相互制约
10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电是生活必需品,实行峰谷电价并不会使高峰用电量大幅减少,②说法错误;实行峰谷电价不体现商品间的替代关系,③与题意不符。
11.商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某服装厂的生产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①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②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与该行业劳动生产率同水平提高。③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该服装厂生产一件衣服的价值量依次是( ) A.提高、不变、降低 C.降低、不变、提高 答案 D
解析 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故D符合题意。
12.2018年4月4日下午,中国商务部宣布拟对包括大豆、汽车在内的美国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根据这一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经营美国汽车为主的国内企业利润可能会增加 B.对美国汽车的需求量必然会减少
C.我国市场可能会出现美国汽车供不应求的现象 D.购买国产汽车的人会大幅度增加 答案 B
解析 我国对美国汽车加征25%的关税,此时购买美国汽车的花费增加,因此,对美国汽车的需求量减少,B符合题意。
13.春节促销期间,甲乙两种商品都打六折,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200%,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假设其他情况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若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若居民收入不断减少,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乙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与甲商品相比,并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若居民收入不断减少,则乙商品的生产不会受到太大冲击,故②④说法错误。
11
B.不变、提高、降低 D.降低、降低、不变
14.由于冬季蔬菜供不应求,价格较高,所以许多菜农主动建大棚生产蔬菜,增加冬季鲜菜的供给。这主要说明( ) A.菜农只能在冬季生产蔬菜
B.大棚蔬菜成本高,价格必定高于价值 C.价格变动能有效地调节产量 D.价格变动能方便生活 答案 C
解析 面对冬季蔬菜较高的价格,许多菜农主动建大棚生产蔬菜,增加冬季鲜菜的供给。这主要说明价格变动能有效地调节产量,C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B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D是不科学的。 15.在一些酒吧,好吃的花生不收费,白开水却要额外收费。对这一做法的原因推测合理的是( )
A.花生的价格越低,酒的需求量会越少 B.水的使用价值比花生大
C.花生和酒是互补品,能提高酒吧利润 D.花生的生产成本比水低 答案 C
解析 花生与酒是互补品,因此好吃的花生不收费会增加酒的销量;白开水与酒互为替代品,因此白开水要额外收费会减少对白开水的需求,增加酒的销量,故C项符合题意;A、B、D与材料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16.甲经营水果,乙为甲做果箱。甲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使得水果生意红火,同时也带动了乙的果箱供不应求。这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 ) A.其互补品价格的变化 B.其替代品价格的变化 C.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变化 D.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甲水果生意红火,同时也带动了乙的果箱供不应求,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变化,C符合题意。
17.开设“无人超市”,是电商应对用工成本提高的重要措施,也让不少人感叹“连营业员都没得做”,但是人工智能应用也在创造新的研发、维护等就业岗位。这启示我们( ) ①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投入 ③劳动者要树立竞争就业观 ④劳动者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