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第五章
1、比较三种常用的中速磨的工作性能及适用场合。(P100) RP型磨:浅碗型磨盘,锥型磨辊.
电耗低检修方便紧凑出力调节范围大 两碾磨件无接触,可空载启动噪音小 适合Ke<1.0的煤 MPS磨:辊、凹槽??圆弧形
电耗介于RP型及E型磨之间 适合Ke<2.0的煤 E型磨: 上下磨环,大钢球夹在中间
适合Ke<3.5的煤,部件寿命较长电耗大. 所以: Ke<1.2时,优先选RP型磨 1.2 2、为什么单进单出钢球磨不适宜与直吹式系统配套? 3、煤粉的细度是如何确定的?煤粉经济细度又是如何确定的?(煤粉细度: 1、定义 煤粉细度反应了煤粉颗粒尺寸的大小。 煤粉细度是用一组由细金属丝编制的、带正方形(或园形)小 孔的筛子对一定数量的煤粉试样筛分来测定的。 煤粉细度用下式定义: Rx?a a?b?100%式中: u5ap P96) 1 a - 筛分后筛上剩余的煤粉量 b - 筛分后筛下的煤粉量 Rx - 煤粉细度 2、工业筛规格及煤粉细度表示方法 常用的筛子规格及煤粉细度表示符号 筛号(每厘米长的孔数) 孔径(筛孔内边长)(μm) 煤粉细度表示 1000 750 500 200 150 100 90 75 6 8 12 30 40 60 70 80 R1 R750 R500 R200 R150 R100 R90 R75 电厂中对于无烟煤和烟煤常用30号和70号两种筛子,即采用R200和R90两个煤粉细度,对于褐煤锅炉则常用R200 和R500,如果只用一个细度来表示,则常用R90 3、煤粉经济细度 当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4 和制粉系统的电耗 qm 之和为最小, 此时的煤粉细度称为经济细度。 u5ap 2 4、煤的BTN可磨性系数与哈式可磨性系数有什么关系?(P98) 1、哈氏可磨性指数 测定方法如下: 将50g空气干燥的煤样,放入哈氏可磨性试验仪中旋转60转进行破碎。施加在钢球上的总作用力为284N,将所得的煤粉进行筛分,根据筛余量的多少,利用下式计算哈氏可磨性指数HGI: HGI=13+6.93G71 式中 G71-通过孔径为0.071mm筛的试样质量,g。 HGI > 86 易磨 HGI < 62 难磨 2、BTN可磨性指数与HGI之间的换算为: Kkm = 0.0034 ( HGI ) 1.25 + 0.61 5、煤粉是不是越干燥越好? 煤粉中水分的大小应根据它的输送的可靠性、燃烧特性及制粉系统的安全性等综合考虑;即水份要适当。一般情况: Mmf = (0.5~1.0)Mad u5ap 3 锅炉原理第六章 1、什么是最佳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P135) 完全燃烧的原则性条件为: 1、供给合适的空气量。 最佳的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αl′′使q2+q3+q4 之和最小。 最佳的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αl′′ 与锅炉形式、燃料、燃烧方式、燃烧设备结构等因素有关。 2、保持适当的炉温 不产生水冷壁结渣和膜态沸腾 根据煤种,采用适当的炉膛截面热负荷 3、保证空气和煤粉的良好混合 燃烧器的结构特性,一二次风的配合 4、保证燃料颗粒在炉膛内足够的停留时间 主要取决于炉膛容积、炉膛截面积、炉膛高度及烟气在炉内的 流动速度,即与炉膛容积热负荷、炉膛截面热负荷有关,在锅 炉设计时要适当选取,在运行中不要超负荷运行。 u5ap 4 2、阿列纽斯方程的表达式、意义。(P119) Arrhenius定律: k?k0?exp(?E/RT)其中 k0- 频率因子,表征反应物质分子碰撞总次数 E - 活化能; 达到活化状态所需能量,即反应前必须克服的能量障碍。E ↓ 易反应E 的大小与煤种有关 R - 通用气体常数 T - 热力学温度 Arrhenius定律是反映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的。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分子彼此碰撞而发生的。Arrhenius发现,并不是所有碰撞的分子都能参加反应,而只是其中“活化了”的分子,即活化分子参加反应。活化分子指的是具有的能量比反应系统里分子的平均能量大一个数值E,E称为活化能。 根据Arrhenius定律,燃烧反应速率随温度提高而加大,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非常大。 3、煤燃烧过程的各个阶段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那几步?(P122) 燃烧阶段: 预热干燥阶段(吸热过程) 挥发份析出(热解)及着火阶段 强烈燃烧(挥发分、焦炭)阶段(保证O2、足够温度) 燃烬(残余焦炭→灰渣)阶段 四个阶段交错进行;尤以着火和燃烬两个阶段最为重要。挥发分析出几乎延续到煤粉燃烧的最后阶段,甚至是更小的粒子先着火。 u5ap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