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传播与衰减规律及结构防护等以及岩体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流变性能和长期强度;水岩耦合及水岩与应力耦合所表现出来的水力学性质等等,都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6.新理论、新技术及新方法的应用
首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为岩体力学解决许多复杂的岩体力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提高了岩体力学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另外,从70年代末开始,块体理论、概率论、模糊数学、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分形几何等理论相继引入岩体力学的基础理论与工程稳定性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近年来,还有不少学者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灰色系统、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及协同论等软科学引入岩体力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最近又提出了利用神经元网络(Sach,Dheores等,1994;冯夏庭,王泳嘉等,1995)来预测岩体边坡稳定性等等。这些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大大地促进了岩体力学的发展。
总之,到目前为止,岩体力学工作者从各个方面对岩体力学与工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学科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岩体力学还不成熟,还有许多重大问题仍在探索之中,还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因此,大力加强岩体力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既是岩体力学发展的需要,更是工程实践的客观要求。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门学科都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岩体力学也不例外。而各门学科协同合作,相互渗透,不断引
入相关学科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是加速岩体力学发展的必要途径。
岩体力学论文
学 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班 级: 土木101 姓 名: 郭新建 学 号: 3100631023 指导教师: 袁继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