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3:41: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烟属于气固分散系;雾属于气液分散系;悬浊液属于液固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5.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道路。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有散射作用。

(2)电泳: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系里作定向移动。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

(3)聚沉:在一定条件下,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使胶体聚沉的常用方法有:

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②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③加热。,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不一定,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有可能不只一种,如O2与O3、金刚石与石墨、C60等,由氧元素组成的O2与O3又组成混合物。

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吗?

提示:统称为化学式,只有H2SO4是分子式。金属Na由金属原子构成,NaCl由Na和Cl构成,SiO2由原子构成,它们不都是分子式。只有H2SO4是由分子构成。

3.能电离出H的都是酸,能电离出OH的都是碱吗?盐必须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吗?

提示:能电离出H的不都是酸,如NaHSO4===Na+H+SO4,只有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才是酸;能电离出OH的也不一定是碱,如Cu2(OH)2CO3,只有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才是碱;盐可以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如NH4Cl、NH4HCO3等铵盐。

2-

4.只要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提示: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均属于物理变化,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

5.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哪些?

提示:物理变化——蒸馏、分馏、潮解、熔化、液化、升华、汽化、焰色反应等;化学变化——煤的干馏、分解、水解、电解、裂解、裂化、氧化、风化、钝化、氢化、皂化、酯化、显色反应等。

6.给物质或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以及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②③

如:Ca――→CaO――→Ca(OH)2――→CaCO3 ④⑤⑥C――→CO2――→H2CO3――→CaCO3

写出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答案: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点燃

④C+O2=====CO2,化合反应。 7.填写表格比较三种分类散系。 分散系 分散质粒 子的大小 分散质粒 子的构成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大量分子 聚集成的 固体小颗粒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 乳浊液 大量分子 聚集成的 小液滴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 少量分子 的结合体 或大分子 多数较均一,较稳定,介稳体系 小分子、 离子 均一、透明、稳定体系 特点 分散质微 粒能否透 过滤纸 分散质微 粒能否透 过半透膜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淀粉胶体 泥水、石灰乳 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鉴别方法 胶体和浊液可通过________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通过______________鉴别 答案:第一栏:从左到右:小于1 mm 1~100 nm 大于100 nm 大于100 nm 第二栏:从左到右:能 能 不能 第三栏:从左到右:能 不能 不能 第四栏:静置 丁达尔效应

常见物质的分类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种物质只能属于一种类别( )

(2)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 (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 (4)Li、Na、K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5)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 (6)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

解析:(1)(×) 一种物质可以有多种类别,如Na2CO3属于钠盐、碳酸盐、含氧酸盐、正盐,可水解的盐等。

(2)(×) 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

(3)(×) 有些酸性氧化物不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2SiO3。

(4)(×) Na2O2、KO2都不是碱性氧化物。 (5)(×) FeCl3和KI可反应生成I2。

(6)(×) 纯碱属于盐,甘油属于醇类物质不属于油脂。 2.(2013·四川高考改编)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SO2、SiO2、 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漂白粉、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解析:选D A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B项FeCl3溶液属于溶液,C项CCl4为非电解质,D项均为混合物。

3.下列每组物质中均有一种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uqc72yymr1emx02sb8q8qp2012imx011g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