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工程质量试验制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7:44: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合格后进行书面批复,施工单位依据批复的配合比施工,没有批复的配合比严禁使用。

10、施工中,在开盘以前,试验人员要进行砂、石含水量试验,认真换算施工配合比,填写施工配料单,下发给工地技术负责人,并做好标识。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按配合比施工。

11、建立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台帐,统一规范管理,必要时应对各种配合比进行对比分析。

12、在进行配合比设计工作时,提倡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进行研究开发,为高速公路建设储备技术力量。 四、取样、送检管理

1、试验检测一般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抽样检验是从一批或一个过程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个体进行检验,来判定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是否合格,所以个体的抽取方法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取样要有代表性,严格按试验标准规范要求随机抽取样品,避免造成检测试验结果与实际产品不符。

3、取样工作必须由试验室派人按有关标准、规定完成,不得受任何干扰,严禁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取样送检。取样人员应熟悉各种相关产品的验收规则,并熟悉各种相关产品的取样工具、部位、数量及步骤以及材料的分批规定。

4、抽取样品的数量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有关规定一次

5

性抽够;抽取样品的频率和方法严格按试验规范要求进行。

5、 取样应严肃认真,不受行政干预,也不受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及各种关系的影响,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6、 样品抽取完毕,要妥善保管;填写试验委托单,和样品一起送到试验室进行检测。

7、样品的包装和运输应能避免散失和防止污染,并避免试样性能产生变化,并附卡片标明试样编号、产地、规格、等级或标号、重量、要求检验项目和取样方法(施工日期)等。

8、对于水泥、外加剂、外掺料要按标准、规定留取复检样品,做为试验存在争议时仲裁使用,一般情况下水泥留置60天,外加剂和外掺料留置90天。 五、试验样品管理

1、取样人员或外来委托人员将样品送至试验室时均应填写试验委托单,试验样品管理员在接收样品时,应查看样品状态,如样品的外观、包装、规格、型号等级等,并清点样品,认真检查样品及其附件资料的完整性,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所检项目。 2、样品管理员在接收和确认样品后,按规定编号并作好标识,标明试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登记后放入样品室或及时交与相关试验检测组进行检测。

3、试验前需要进行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标准方法进行加工和制样。

6

4、搬运试样时应轻拿轻放,防止破坏或损毁试样的几何形状,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5、样品室要有专人负责,限制出入,确保样品安全。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做到帐物一致;样品丢失或混淆不清必须追查原因,按质量事故处理。

6、样品储存环境应安全、无腐蚀,清洁;水泥样品应储存于带有橡胶密封圈的专用铁桶内。

7、破坏性检测项目一般不保留试验后样品,若检验方法有规定或委托方有要求时例外。非破坏性检测项目留存样品在该项目检测报告放出7天后,若委托方没有异议当废物处理。

8、已检验过的样品,检测人员应在样品标识卡或其包装袋上写上“已检”字样和检测时间。

9、水泥、外掺料等试样经过试验检验后均需留样保存,保存期一般不少于一个月,水泥保存期不少于60天。 10、 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以防样品的损坏。 六、试验资料、报表管理

1、内业资料包括试验检测资料、规范、标准、专业技术图书、文件及仪器设备档案等。试验检测机构应有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随便查阅,需要借阅,经试验室主任批准,管理人员应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借阅后要及时收回,以免丢失。

2、试验检测资料的管理。试验检测资料及时收集、整理,按不

7

同的试验检测项目分别编号、放置;档案盒内就应有卷内目录,试验检测资料按卷内目录有序放置。

3、标准、规范、技术图书的管理。标准、规范、技术图书应实行登记造册,分别编制目录,供查找方便,及时掌握新标准,规范变更情况,适时收集补充,避免采用作废标准。

4、文件的管理。文件应分内部、外部进行登记分类保管,内部文件较多时,可再分为上级、同级、下级进行管理,年底要按文件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一次整理。 七、试验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1、 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均为检测事故 (1)试验时弄错来样单位。

(2)样品丢失损坏,因保管不当使样品性能丧失、下降。 (3)加工试样时,弄错规格以致无法弥补。 (4)未按标准方法或不采取标准样品进行检验。

(5)检测时未及时读数或未及时填写记录而写不出检测结果。 (6)检测结果达不到要求的精度。

(7)已发出的检测报告,其检测数据计算错误或结论不正确。 (8)检测报告发错单位,在规定保存期内原始记录丢失,检测资料失密。

(9)检测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或仪器设备严重损坏。 2、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任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并在统

8

搜索更多关于: 工程质量试验制度 的文档
工程质量试验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uqp72f09d9f98j84nyz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