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牙人在初期领先,但是不能长期保持.”导致葡萄牙“不能长期保持”领先主要在于其( )
A、从事冒险人员众多 B、未形成促进现代化重要力量 C、面临列强激烈竞争
D、深受海外殖民地独立斗争打击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不能长期保持领先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缺少一个巨大而殷实中产阶级来承担冒险事业中贸易方面主力,故选B.从事冒险人员众多,是葡萄牙人在初期领先原因之一,但不是不能长期保持原因,A项错误;面临列强激烈竞争是葡萄牙不能长期保持领先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C项错误;深受海外殖民地独立斗争打击是葡萄牙不能长期保持领先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
8、16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40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巨大差异折射出其( )
A、殖民扩张野心 C、资本输出要求
B、商业立国理念 D、世界工厂自信
解析:选B.荷兰人执着与变通巨大差异赢得了海运贸易世界市场,也折射出他们商业立国理念,故选B.殖民扩张野心是对他国殖民侵略,材料没有涉及,A项错误;资本输出要求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错误;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16世纪荷兰,D项错误.
9、(2018·淮北模拟)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
10
只或输入地区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 )
A、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势力 B、打击了荷兰商业霸权地位 C、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D、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解析:选B.由材料可以看出其主要内容与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有多处吻合,其打击了荷兰商业霸权地位,故选B.削弱西班牙在北美势力主要是荷兰扩张,A项错误;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C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是在1688年,与此题时间不符,D项错误.
10、(2018·长沙期末)16世纪从事奴隶贸易主要是葡萄牙人,只有少量西班牙人.到17世纪,荷兰人统治了大多数奴隶市场.18世纪又以英国人领先.能够说明这一现象是( )
A、工业革命顺利完成 C、海上殖民霸权转移
B、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D、奴隶贸易空前繁荣
解析:选C.材料说明了奴隶贸易主导权易主,在当时国际舞台上,谁实力强大,就会主导奴隶贸易,体现出殖民霸权转移,故选C.从材料提供时间来看,工业革命尚未完成,A项错误;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在17世纪已完成,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奴隶贸易带来经济繁荣状况,D项错误.
11、我国学者参编《美国研究词典》对某种贸易形式作了如下解释:“北美殖民地时期一种贸易形式,又称‘绕圈子’贸易.旨在保持与宗主国英国贸易平衡和满足本身经济需要.出现于17世纪40年代,繁荣于18世纪中期、美国独立后逐渐消失.”该贸易形式是( )
A、宗藩贸易
B、朝贡贸易
11
C、三角贸易 D、自由贸易
解析:选C.“北美殖民地时期一种贸易形式,又称‘绕圈子’贸易.旨在保持与宗主国英国贸易平衡和满足本身经济需要”体现了美洲、欧洲和非洲之间三角贸易,故选C.
12、“没有美洲贡献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将会缓慢得多……”据此观点,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前提是( )
A、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B、代议制确立 D、圈地运动
解析:选A.财富输入欧洲途径是早期殖民扩张,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选A.代议制确立是资本主义发展结果,B项错误;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表现,C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圈地运动,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吉林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欧洲对统称“印度货”中国商品怀有极大兴趣,逐步富裕起来市民阶层以及艺术品收藏家们,愿意出高价购买来自中国丝绸、瓷器、漆器.……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在与中国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因此,美洲和日本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风景.有学者戏称这种结构性贸易逆差为“商业上纳贡”.
——樊树志《明史讲稿》
材料二 中国白银流通量不仅在16世纪期间迅速增加,而且在清代乃至在1820年左右仍然继续增长.16-17世纪白银普及适逢东亚海域海运(商业及海盗)大发展,也正值市镇和城市活动勃兴.某些手工技艺(特别
12
是织布、瓷器和印刷)臻于完善,这使得中国经过17世纪衰退之后,能稳当实现自己作为奢侈品出口大国使命.正是在经济发展、城市振兴背景下近代欧洲首批冒险者到东亚海域上来了: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随后从17世纪初起还来了荷兰人.这一现象对东亚原无太大影响,因为这些新来者无非是进入远东商业流通网,并利用世界上这一地区繁荣局面.但此现象也已预示未来光景.多亏了他们,中国才获得欧洲和美洲第一批物品:效率更大火器、甘薯、花生、烟草、玉米,借墨西哥大帆船自马尼拉运到远东银锭.除此之外,还有在精神生活方面显示并于17世纪确定下来新方向,其次是,自1600年左右起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初期接触.人们或许会认为,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和东亚近代时期开端.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加原因.
(2)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西欧之间贸易对各自产生影响.
解析 (1)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国际”结合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公众消费需求、新航路开辟影响等分析,“国内”从中外贸易、国内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发展等方面回答.(2)“对中国”从农作物结构、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中外交流等方面回答;“对欧洲”从物质文化生活、商业发展、世界市场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原因: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了对奢侈品消费需求;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贸易扩大,欧洲与中国贸易逆差,白银流入中国;东亚地区以中国为中心商业贸易发展和走私活动;中国国内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传统手工业发达;中国经济自给自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