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图8-2中
点浓度;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 点浓度;表示④侧浓度的是 点。 II.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 处。 52.若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 弯曲生长,如图8-3所示。请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出现这种现象 的可能原因是 。 图8-3 53.若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 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如图8-4所示。在 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 作用的特点,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四)回答有关人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共12分)
I.图9-1表示人体内某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示意图。
图9-1
图9-2
图8-4
? ?① ? ? ③? ②? ⑤④ ?54.图9-1中 分泌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并作用于炎症部位的免疫细胞,使炎症减轻。这说明该免疫细胞上有与该激素结合的 。 55.图9-1中物质②由⑤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①,物质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作用于④,在此发生了由_________信号转化为____________信号的过程。 II.图9-2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部分生理调节的过程。
56.图中的物质c由下丘脑合成,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则物质c是
9
。当刺激a处时,该处膜电位发生反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若物质e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则物质d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_______
中的浓度超过一定量,通过调节会使_________(图9-2中字母)分泌减少。
58.从上述图9-1和图9-2中看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具有整体性,直接参与的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共9分)
图10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表为高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初级中学全体学生进行某遗传病(甲病)发病率情况调查。已知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连锁,甲病(A-a),乙病(B-b)。
表现型 正常 患甲病 中预年级 男 404 8 女 398 0 图10
初一年级 男 524 13 女 432 1 初二年级 男 436 6 女 328 0 初三年级 男 402 12 女 298 0 59.从上述图表中可推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遗传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仅考虑乙病,I-1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同时考虑甲、乙两病,A(a)和B(b)的传递遵循_________________定律。
61.III-13的基因型是________。III-9的基因型是______,已知II-3和II-4生出与III-10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5.0%,则他们生出与III-9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六)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问题。(共10分)
I.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需要从受体细胞群中筛选出已获得目的基因的细胞,图11中①-③示一种筛选方法
10
的过程。pBR322质粒含有两个抗性基因,分别是Amp(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Tet(四环素)抗性基因,其中在Tet抗性基因上有下列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插入将导致Tet抗性基因功能性失活),请回答:
rAmp pBR322质粒
目的基因
Tetr
导入细菌甲
① A
(不含Amp和 Tet抗性基因)
图11
B
②
C
③
D
62.图11中①过程所需的酶是 。
63.经过①过程,pBR322质粒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A是 。
64.②过程表示用含四环素(使细胞停止生长,但不致死)和环丝氨酸(使生长的细胞致死)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甲,则培养结果C表示在培养基中可能存活的细菌包括
。
65.若要进一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受体细胞D,则③过程需要做的处理是(请参照过程②的方法) 。
II.基因工程中使用的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通常可以识别长度为4-8个核苷酸的特异序列。下面示限制酶Sau3AⅠ对DNA片段切割的结果。
……CAATGATCTCCTA…… Sau3A Ⅰ ……CAAT GATCTCCTA……
+
……GTTACTAGAGGAT…… ……GTTACTAG AGGAT…… 66.请分析,Sau3AⅠ的识别序列以及切割位点(用“↓”表示)是 。
III.下表列出了几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2-1(含两个抗性基因的质粒)和图12-2(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限制酶 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 XhoⅠ 67.据图12-1和图12-2分析,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实现定向连接和便于受体细胞的筛选,切割质粒的限制BclⅠ酶应选用 ,切割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的酶应选用 。 图12-1 (七)分析资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问题。(共10分) I.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 68.一个大熊猫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 ,
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 。
6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 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 等。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
11
XhoⅠ BclⅠ SalⅠ BamHⅠ XbaⅠ C↓TCGAG T↓GATCA G↓TCGAC G↓GATCC T↓CTAGA BamHⅠXhoⅠSalⅠXba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 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70.突变、 和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环节。
71.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有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
??????????????????????????????????( ) A.0≤N≤100%
II.图13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 之间的关系,曲线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 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72.由a变为b、c、d体现了 。 73.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 。
图13
B.0
(八)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最近媒体曝光的毒胶囊事件中,问题胶囊铬超标,最高超标90倍,工业明胶中的六价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有资料称,给实验小鼠饲喂重铬酸钾(含六价铬)0.1~0.5μg/kg可使培养的鼠胚胎细胞产生染色体畸变,从而引起新生个体产生变异。为探究重铬酸钾摄入量的多少对实验小鼠胚胎产生的危害程度,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
重铬酸钾晶体,生理状况和年龄相同的实验用雌雄小白鼠若干只,小白鼠饲料,鼠笼10只。 (二)实验步骤
? 分组:
74.将实验小鼠平均分成 组,并置于事前编号的笼中饲养,各个笼中放同样数量的雌雄鼠。 ? 饲料的配置:
75.饲喂小鼠的饲料中每公斤分别加入重铬酸钾 μg,以配成含有不同剂量重铬酸钾的鼠饲料。
? 饲养:
用以上75题中的方法所配置的饲料连续饲喂小白鼠三周后提供不加重铬酸钾的饲料饲喂小白鼠,每个鼠笼中保持通风和适宜温度,相同的给水量。 ? 实验结果:
76.对各个鼠笼中产生的鼠仔取相同部位的分生组织细胞,检查 是否发生变化,将结果填写入相关的记录表中。
(三)讨论与分析
77.对76题中鼠仔的分生组织细胞检查前要染色用的染色剂是 。 78.本实验中无关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项) 79.请设计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