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个人网上募捐热”。对此,公众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应提倡,因个人网上募捐具有快捷、广泛等优势,它不受地域限制,可大量地募集捐款。二是应禁止,因网络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等反功能。它让非法之徒有可乘之机。三是不提倡也不禁止,因在目前的情况和条件下,这种募捐不能也不可能取缔,但它无法律规范,也不宜提倡。
作为一种全新的联系方式,互联网的快捷广泛以及它的交互性,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充分利用网络大力发展我国“慈善”和“公益”事业,其优势不言而喻。从世界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发展来看,网上募捐是一种潜力大、效益突出的慈善、公益行为的方式,它应该成为一种慈善、公益事业的趋势。
毋庸讳言,从目前我国网络募捐的种种问题和现象来看,网络募捐尤其是个人网络募捐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募捐主体的随意性和募捐工作的有序性形成矛盾。个人网上募捐是个人自发的随意的社会募捐行为,虽然我国现无法律规范这种行为,但是如果任何个人都可随意募捐,就容易导致募捐的无序和混乱。个人网络募捐信息的真伪难辨,捐赠款物的运用难以监管。另外,个人网络募捐缺少法律规范,容易成为少数人以募捐为名进行欺诈活动。究其原因,当下我国的网络募捐依然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当前人们慈善意识不强;我国传统慈善观念妨碍了普通人对个人捐资的普遍参与;同时行政命令式的募捐方式也削弱了人们对救助他人的自愿心与责任感。
36 / 57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网络募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因噎废食,只看到其负面影响,而忽视它的巨大潜能。对于个人网上募捐这一现实问题,我们应该做好引导和规范方面的工作,以鼓励、保护社会公众弘扬慈善精神,防范和制止利用网络募捐进行欺诈活动。保障网络募捐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是使其良性发展的关键。因此,我认为在目前实际情况下,最有效的途径是,引导个人网络募捐应与经法定注册的公益慈善机构合作与配合,由后者建立捐赠基金的专门账户,并建立捐助资金,物资的流量流向的公示制度,以利于社会公众监督。其次,要依法加强网络监管,明确网站、网络服务业者、网络内容提供者的责任与义务,及时拦截、过滤虚假网络募捐信息。另外,要完善慈善职业法律体系和制度,尽快制定并出台关于慈善募捐的专门法律,明确网络募捐主体的法定资格、网络募捐活动的法律程序等,规范网络募捐的行为。对于打着网络募捐旗号进行欺诈活动的,应该依照刑法等相关法律处置。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必有弊,网络募捐也是如此。只要我们正视网络募捐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症下药,一定能让“慈善”和“公益”在网络上飞翔,从而使网络成为充满良心、爱心、善心的家园。 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及范文
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于3月30日举行,今年的申论命题联系了今年刚刚发生的南方地区雪灾现象,申论考察的主题是“社会救助”问题,以下广州新对方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组长戴斌老师将就本次广东省申论考试做深度的点评分析并附上相关的参考答案及范文。
(一)2008年广东省申论真题答案及范文:
37 / 57
问题一:材料7反映了哪几个主要问题?请用20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广州新东方参考答案:
(1) 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过份依赖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企业捐赠的比例过小。
(2) 我国缺乏鼓励企业捐助的税收减免政策。 (3) 社会捐助的氛围不浓,企业家普遍担心捐助行为有“树大招风”之嫌。
(4) 部分地区存在随意挪用捐助物资及款项的问题。 (5) 社会捐助活动存在公信力不足的问题。 (全部答案共135个字,含标点符号)
问题二:结合材料5,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简要提出“政府进一步强化义工工作的措施”要求:概括全面,措施可行,操作性强,条理清晰。
广州新东方真题分析:从材料5中所反映的信息来看,义工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义工工作开展不易,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受到群众的误解。(2)义工的社会地位相对不足,相关管理部门存在不重视的现象。(3)有关的管理部门(如民政部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甚至限制了义工的作用。(4)义工队伍管理相对比较松散,不同的义工组织之间水平差别较大,许多义工组织在发展义工成员的过程中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现象。针对这几个问题,戴斌老师认为可以从加强宣传、完善制度及加大投入力度等几个角度切入。
广州新东方参考答案:
38 / 57
(1) 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标语、橱窗、墙报、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参与义工工作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对义工群体的理解和支持。
(2) 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义工服务社区的各项有关的工作制度(如义工登记制度、分组制度、培训制度、工作交流制度、评价激励制度、服务承诺制、绩效考评制等),加强对义工组织及成员的管理,以确保义工工作有序、规范地开展。
(3)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义工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对义工成员的培训,严把人员准入关,着力提升基层义工组织的建设。
(全部答案共246字,含标点符号。)
问题三:根据所给全部材料(仅限所给材料),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对策”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型文章。
广州新东方真题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实际上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本篇文章是要从“对策”作为主要的切入点,2007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破天荒地推出了“正论文”的写作要求,一时间引起了多方争议,在今年的省考之前,许多公务员考生也询问戴老师是否会再考察“正论文”,当时戴斌老师认为从“不可预测性”和“避免争议性”这两个命题原则来看,应该今年不会再考“正论文”。当时很多考生也很紧张,希望能从保险起见,预先准备一下“正论文”写法。当时,戴老师的回答是:如果再度考察,其实也不必太过紧张。“正论文”其实在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究竟什么是“正论文”,以戴斌老师的拙见以为,关键在于一个“正”字,一般的议论文其实是可以提出与国家主流观点不一致的看法,即考生是可
39 / 57
以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出与申论材料观点不一样的看法。但“正论文”则不然,其应该是以“正”的观点作为切入点。而何为“正”的观点呢?其实从目前来说,一般的“个人看法”其实很难被认同为“正”的观点,所以只有“与国家主流观点相一致的看法”才能作为“正论文”的切入点。这就是“正论文”的写作要义。
回过头来,我们看今年的广东省申论考试,又重新恢复了“策论文”的写作模式。考生应该对这篇文章感觉比较“好入手”,但“好入手”的文章常常难于“出彩”,这也是一个新的矛盾。而出彩之处,更多地应该是从申论文章的“表述”入手,加强表述的规范性和文艺性是广大考生需要着力加强的地方了。
参考范文:
从“救助”走向“自助” ——谈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对策
在08年的春节,一场大范围的雨雪横扫半个中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我国政府迅速的救援行动极大地避免了更多的损失,但灾害过后我们不禁需要反思: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风险其实无处不在。在新的时期下,我们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规避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各种损失是必不可少的,而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呢?戴斌老师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我国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统一受理和承办各项社会救助的事务,同时健全组织网络,构建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加强对义工及义工组织的规范引导。
40 / 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