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1) 试题
2010年1月
一、填空(18分)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来考察。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 。
3.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主要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语音形式看,古代汉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少数。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0分)
1.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2.射其右,毙于车中。 3.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4.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 还是假借义(10分)
1
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2.此小大之辩也。 3.故不能推车而及。 4.天行有常。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0分)
1.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 2.魏文侯燕饮。
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4.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5.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2分)
1.从左右,皆肘之。
2.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5.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哪种类型(10分)
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2.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3.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5.无乃尔是过与?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0分)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
2
尝君客我。”后有倾,复弹其剑铗,歌日:“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曰:“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2. 初 ,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
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
参考答案
2010年1月
一、填空(18分) 1. 每项1分,共6分。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 每项 1分,共6分。
词义程度、词义范围、词的感情色彩。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3. 2 分。
词 类 活 用是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词的兼类是词固有的用法。(意思对了即可 给分)。 4.2 分。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5. 2 分 。
单音词。复音词。
二、每字2分(句中的意义和今义)各1分.共10分。 1. 臭:气味;不好的气味。 2. 毙:倒下;死亡。
3
3. 国:国都;国家。 4. 爱:吝惜;爱。 5. 池:护城河;池塘。
三、每字2分,说明句中义与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各1分,共10分。
1.挖掘;假借义。 2.不同;假借义。 3. 追赶上;本义。 4. 运行;引申义。 5. 尖端;引申义。
四、指出通假字和说明在句中的意义各1分,共10分。
1. 减;收藏。 2. 燕;宴会。 3. 辩;分辨。 4. 蚤;早 。 5. 错;放弃。
1.肘;用肘撞。 2.惊;使受到惊吓。 3.老(1);尊敬。 幼(1);疼爱。 4.大;认为??伟大。 5.贱;认为??低贱。
六、指出前置宾语和说明属于哪种类型各1分,共10分。
1. 我。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 是。 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 谁。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4. 之。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 尔。 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七、第一段共10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重点词10个,每个1分;第二段共5个给分句 ,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重点词5个,每个1分;译文中的错别字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