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解: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故本选项错误; 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故本选项错误; C、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故本选项错误;
D、1080°÷180°+2=8,即内角和是1080°的多边形是八边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多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熟知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将若干个大小相等的正五边形排成环状,如图所示是前3个五边形,要完成这一圆环还需_______个正五边形( )
A.6
B.7
C.8
D.9
【分析】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求出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再延长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一点,并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这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周角等于360°求出完成这一圆环需要的正五边形的个数,然后减去3即可得解. 【解答】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 所以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540°÷5=108°,
如图,延长正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点O,则∠1=360°﹣108°×3=360°﹣324°=36°, 360°÷36°=10, ∵已经有3个五边形, ∴10﹣3=7,
即完成这一圆环还需7个五边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延长正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一点,并求出这个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需要减去已有的3个正五边形.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若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35°,则n= 8 .
【分析】首先求得外角的度数,然后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外角的度数是:180﹣135=45°, 则n=360°÷45°=8.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性质,正确理解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是关键.
12.如图,某人从点A出发,前进5m后向右转60°,再前进5m后又向右转60°,这样一直走下去,当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共走了 30 m.
【分析】从A点出发,前进5m后向右转60°,再前进5m后又向右转60°,…,这样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所走路径为正多边形,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判断多边形的边数,再求路程.
【解答】解:依题意可知,某人所走路径为正多边形,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60n=360,解得n=6,
∴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5×6=30(m), 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正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根据每一个外角判断多边形的边数.
13.如图△ABC中,将边BC沿虚线翻折,若∠1+∠2=102°,则∠A的度数是 51° .
【分析】延长B'E,C'F,交于点D,依据∠A=∠D,∠AED+∠AFD=258°,即可得到∠A的度数. 【解答】解:如图,延长B'E,C'F,交于点D, 由折叠可得,∠B=∠B',∠C=∠C', ∴∠A=∠D, 又∵∠1+∠2=100°,
∴∠AED+∠AFD=360°﹣102°=258°,
∴四边形AEDF中,∠A=(360°﹣258°)=51°, 故答案为:5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构造四边形,利用四边形内角和进行计算.
14.若△ABC中,∠ACB是钝角,AD是BC边上的高,若AD=2,BD=3.CD=1,则△ABC的面积等于 2 .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求出BC,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如图. ∵BD=3,CD=1, ∴BC=BD﹣CD=2,
又∵AD是BC边上的高,AD=2,
∴△ABC的面积=BC?AD=×2×2=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高的定义,掌握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进而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5.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中,最多有 3 个锐角.
【分析】根据任意凸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可知它的外角中,最多有3个钝角,则内角中,最多有3个锐角.
【解答】解: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中,最多有3个锐角.
【点评】注意每个内角与其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由于多边形的外角和是不变的,所以要分析内角的情况可以借助外角来分析.
16.用一条宽相等的足够长的纸条,打一个结,如图(1)所示,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五边形ABCDE,其中∠BAC= 36 度.
【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ABC=∴∠BAC=∠BCA=36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n边形的内角和为:180°(n﹣2). 三.解答题(共19小题)
17.在△ABC中,AB=9,BC=2,并且AC为奇数,那么△ABC的周长为多少?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就可以求出AC的范围,再结合AC为奇数确定AC的值,从而得到△ABC的周长.
【解答】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有AB﹣BC<AC<AB+BC, 所以9﹣2<AC<9+2,即7<AC<11. 又因为AC为奇数,所以AC=9. 所以△ABC的周长=9+9+2=20.
【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同时注意奇数这一条件.
18.在△ABC中,CD⊥AB于D,CE是∠ACB的平分线,∠A=20°,∠B=60°.求∠BCD和∠ECD的度数.
=108°,△ABC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由CD⊥AB与∠B=60°,根据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BCD的度数,又由∠A=20°,∠B=60°,求得∠ACB的度数,由CE是∠ACB的平分线,可求得∠ACE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CEB的度数. 【解答】解:∵CD⊥AB, ∴∠CDB=9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