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125 学分:4 总学时:68
大纲执笔人:鲍峰 大纲审核人:程效军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测绘类学生的必修课,属于专业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起作重要作用。
通过教学,学生应具备测量平差的基础知识,在实践中能应用测量平差的基本方法作数据处理,还要为学习有关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 掌握测量误差的性质、传播规律及处理准则。 (二) 学习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 对测量平差近代发展的理论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于学习有关
专业课程。
三、课程基本内容 (一)绪论
1. 测量平差及其分类 2. 测量平差的作用与任务 3. 测量平差的简史 4. 测量平差的内容、学习方法与要求 (二)测量误差理论
1. 偶然误差的分布 2. 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 3. 协方差及其传播 4. 测量中的权 5. 权逆阵传播 6. 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 7. n维误差分布 8. 误差椭园 (三)最小二乘准则
1. 参数估计与测量平差 2. 参数估计值的最优性质 3. 最小二乘准则 (四)间接平差
1. 间接平差原理 2. 水准网按间接平差求平差值 3. 间接平差精度评定
4. 常规控制网(测边网、测角网、测方向网、边角网、导线网)间接平差
5. 用间接平差法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及自由测站法有两个以上已知方向时测站坐标的计算 6. 带约束条件的间接平差 (五)条件平差
1. 条件平差原理 2. 条件平差精度评定 3. 水准网按条件平差 4. 常规控制网(测角网、测方向网、测边网、边角网)按条件平差
5. 强制附合测角、测边、边角混合网的条件平差 6. 带参数的条件平差 (六)统计假设检验
1. 平差参数显著性假设检验 2. 偶然误差特性的假设检验 3. 后验方差的检验 (七)近代平差概论
1. 测量平差的数学模型 2. 测量平差参数的统计性质证明 3. 秩亏自由网平差,拟稳平差,控制网的基准问题 4. 最小二乘配置 5. 附加系统参数平差 6. 数据探测和稳健估计 7. 随机模型的验后估计 8. 有偏估计
四、实验或上机内容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高等数学(B)、线性代数、测量学
六、学时分配 课内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理论实验习题上机小计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1 绪论 2 2 2 测量误差理论 11 2 13 3 最小二乘准则 6 6 4 间接平差 13 2 15 5 条件平差 11 2 13 6 统计假设检验 7 2 9 7 近代平差概论 10 10 总计 60 8 68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樊功瑜,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参考教材:
《测量平差基础》(第三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平差教研室,
测绘出版社,1996年5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