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设计与调试
课程名称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 课程设计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设计的考核由指导教师根据设计表现、设计报告、设计成果、答辩等几个方面,给出各项权重,综合评定。该设计考核教研室主任审核,主管院长审批备案。 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参加本次设计时间不足三分之二或旷课四天以上者,不得参加本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课程设计结束一周内,指导教师提交成绩和设计总结。 设计过程考核和成绩在教师手册中有记载。
1. 2. 3. 4. 5.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格式各专业根据专业不同统一规范,经教研室主任审核、主
管院长审批备案。
注: 1. 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在课程设计前发给学生,设计任务书放置在设计报告封面后和正文目录
前。
2. 为了节省纸张,保护环境,便于保管实习报告,统一采用A4纸,实习报告建议双面打印(正文
采用宋体五号字)或手写。
一、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PLC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加以综合运用,进行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初等训练,掌握运用PLC进行系统控制设计的原则、设计内容和设计步骤,为从事PLC相关的毕业设计或今后的工作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技术指标) 三、 课程设计原则
1. 尽可能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2. 在满足控制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 3. 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4. 考虑到被控对象的改进,在选择PLC的I/O数量时,应适当留有余量。
四、 课程设计步骤
1. 对控制系统任务和要求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控制任务: 2. 选择和确定用户I/O设备:
3. 根据传统控制线路,确定出PLC改造所需的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即各种
按钮、开关、继电器和接触器等。
4. 确定系统整体设计方案,选择PLC型号
确定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十分重要,要在全面了解控制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电气控制方案。根据所选用的电器或元件的类型和数量,计算所需PLC的输入/输出点数,选择合适的点数。由于本设计中只涉及到开关量,因此在选择PLC型号时,只需考虑I/O点数,并有一定的余量(10%~15%)选择小型PLC。 5.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 主电路的设计;
(2) 确定出输入、输出信号,画出PLC的I/O接线图。 6.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 首先分别设计出系统各部分的控制软件梯形图; (2) 整体控制软件梯形图设计。 7. 联机调试。 8. 撰写设计说明书。
五、 时间安排 时间 第14周 周一 内容 备注 集中讲解课程设计要求,XJ3-203 8:00-10:00 分配设计题目,明确任务和具体安排 周二 调研、查阅资料、给出设XJ3-203 8:00-10:00 计方案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16周 周一 检查设计方案, 上机调试 上机调试 上机调试 XJ3-203 8:00-10:00 工训512 工训512 工训512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六、 基本要求 (一)课程设计报告
上机调试 上机调试 写课程设计报告 答辩 工训512 工训512 XJ3-203 工训512 1. 控制流程图一张(A4)
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图一张;(A4) 3. 控制系统软件梯形图一张;(A4) 4. 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以下内容
(3) 写出设计计划和基本步骤。 (4) 写出控制要求并画出设计流程图。 (5) 画出I/O分配表和I/O接线图。 (6) 画出具体设计的梯形图,并加以注释。 (7) 写出调试过程和结果。 (8) 写课程设计小结。
(二)成绩评定标准
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设计图纸、说明书质量;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平时的工作态度及表现;答辩情况。
最后按平时表现、报告质量、答辩成绩,其权重分别为0.2、0.4、0.4综合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不及格五个等级。 组长: 孟祥梅
组员:谭建一,王晓明,曹舒扬,黄旭,王翎浩,陈浩,刘远飞 任务分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