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碘量法测定水中的DO
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天然水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溶解氧的饱和含量和空气中氧的分压、大气压力、水温有密切关系。清洁地面水溶解氧一般接近饱和。由于藻类的生长,溶解氧可能过饱和。水体受有机、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使溶解氧降低。当大气中的氧来不及补充时,水中溶解氧逐渐降低,以至趋近于零,此时厌氧菌繁殖,水质恶化。废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取决于废水排出前的工艺过程,一般含量较低,差异很大。
一、方法的选择
水样有色或含有氧化性及还原性物质、藻类、悬浮物等干扰测定。氧化性物质可使碘化物游离出碘,产生正干扰;某些还原性物质可把碘还原成碘化物,产生负干扰;有机物(如腐植酸、丹宁酸、木质素等)可能被部分氧化,产生负干扰。所以大部分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必需采用修正的碘量法或膜电极测定。
(1)清洁水可直接采用碘量法测定;
(2)水样中亚硝酸盐氮含量高于0.05mg/L,二价铁低于1mg/L时,采用叠氮化钠修正法. 此法只用于多数污水及生化处理出水;
(3) 水样中二价铁高于1mg/L时,采用高锰酸钾修正法;
(4) 水样有色、藻类及消耗碘的悬浮物,采用明矾絮凝修正法;
(5) 水样中含有活性污泥及悬浊物的水样,采用硫酸铜-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
(6) 水样中存在氧化物质或还原物质,经特殊处理后进行测定。
(7)膜电极法是根据分子氧透过薄膜的扩散速率来测定水中溶解氧。方法简便、快速,干扰少,可用于现场测定。
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水样常采集到溶解氧瓶中。采集水样时,要注意不使水样曝气或有气泡残存在采样瓶中。可用水样冲洗溶解氧瓶后,沿瓶壁直接倾注水样或用虹吸法将吸管插入溶解氧瓶底部,注入水样至溢流出瓶容积的1/3-1/2左右。
水样采集后,为防止溶解氧的变化,应立即加固定剂于样品中,并存于冷暗处,同时记录水温和大气压力。
三、干扰的检验
(1)水样有色、藻类及消耗碘的悬浮物,采用明矾絮凝修正法测定。 (2)检验氧化物质或还原物质
如果预计氧化或还原剂可能干扰结果时,取50ml待测水,加2滴酚酞溶液后,中和水样。加0.5ml硫酸2mol/L溶液、几粒碘化钾或碘化钠固体(质量约0.5g)和几滴指示剂淀粉溶液。如果溶液呈蓝色,则有氧化物存在,用特殊情况法1测定。如果溶液保持无色,加0.2ml碘溶液(3.11),振荡,放置30S。如果没有呈蓝色,则存在还原物质,用特殊情况法2测定。
(3)水样经测定亚硝酸盐氮含量高于0.05mg/L,二价铁低于1mg/L时,采
用叠氮化钠修正法.
(4)水样中经测定二价铁高于1mg/L时,采用高锰酸钾修正法。
(5)水样中含有活性污泥及悬浊物的水样,采用硫酸铜-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
四、碘量法测定水中DO
1.概述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出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2.仪器
250-300ml溶解氧瓶。 3.试剂
3.1 硫酸锰溶液:称取340g硫酸锰(MnSO4)或(380gMnSO4?H2O)溶于水,用水稀释至1000ml。(可用450g/L四水二价氯化锰溶液代替)。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3.2 碱性碘化钾-叠氮化物试剂:称取350g氢氧化钠[或500g氢氧化钾] 和300g碘化钾(或270gNaI)溶解于400-500ml水中,另称取1g叠氮化钠溶于5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不呈蓝色。 3.3硫酸1+5溶液。 3.4淀粉溶液1%(m/V):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冲稀至100ml。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防腐。
3.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2O7)0.02500mol/L: 称取于105-110℃烘干2h并冷却的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3.6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6.2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使用前用0.025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
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0ml水和1g碘化钾,加入10.00ml0.025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ml1+5硫酸溶液密塞,摇匀。于暗处静置5min后,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用量。 c=10.00×0.02500/V
式中: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3.7 硫酸:ρ=1.84g/ml。 3.8 酚酞:1g/L乙醇溶液。
3.9 硫酸:C(1/2H2SO4)=2mol/L。 3.10 淀粉:1g/100ml溶液.
3.11 碘溶液:约0.005mol/L: 溶解4-5g的碘化钾或碘化钠于少量水中,加约130mg的碘,待碘溶解后稀释至100ml. 3.12 碘化钾、碘化钠固体. 3.13 磷酸:ρ=1.7g/ml。
4.步骤
4.1 溶解氧的固定
用吸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锰溶液、2ml碱性碘化钾溶液,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数次,静置。待棕色沉淀物降至瓶内一半时,再颠倒混合一次,待沉淀物下降到瓶底。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 4.2析出碘
轻轻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浓硫酸(3.7)。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放置暗处5min。 4.3滴定
吸取10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用量。 5.计算
溶解氧(O2,mg/L)=c×V1×8×1000/V 式中,c---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
V1---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滴定时取水样体积,(ml)。
V0---溶解氧瓶的体积,(ml)。V′---硫酸锰和碱性试剂体积的总和。 6.注意事项
6.1 如果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如游离氯大于0.1mg/L时),应预先于水样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去除。即用两个溶解氧瓶各取一瓶水样,在其中一瓶加入5ml1+5硫酸和1g碘化钾,摇匀,此时游离出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用量(相当于去除游离氯的量)。于另一瓶水样中,加入同样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摇匀后,按操作步骤测定。
6.2 如果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可用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调至中性后测定。
7.思考题
(1)碘量法测定DO的原理是什么?
(2)固定后的水样中有气泡存在对测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