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统练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u 64 Ba 137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2分)
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涉及物质的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醋 烟花燃放 陶瓷烧制 司南(指南针)指向 B C D 2. 过氧化钠常用作供氧剂:2Na2O2+2H2O===4NaOH+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的电子式:
B.Na+的结构示意图:
C.氧元素的一种核素18O的中子数为10 D.NaOH中仅含有离子键
3. 某种条件下,钢铁的腐蚀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腐蚀过程是强酸性条件下发生的 B. 负极反应式是:Fe -3e===Fe3+ C. 碳上发生还原反应
D .生成铁锈覆盖在钢铁表面,可阻止钢铁继续腐蚀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纤维素及其水解产物均属于糖类
—
B. 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C. 蛋白质溶液中加硫酸铵或氯化铜溶液,均会发生蛋白质的变性 D.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5. 下列变化中,气体被氧化的是
A.潮湿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B.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C.乙烯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D.硫化氢通入硫酸铜溶液,有黑色硫化铜沉淀生成 6.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4g NH3含N—H 键0.2 NA
B.标准状况下,1.4g N2、CO混合气体体积约为1.12 L C.常温常压下,100 mL 0.1mol·L
-
—1
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含氢原子的数目为0.02 NA
—
D.常温常压下,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c(CH3COO)小于0.1 mol
——7. 常温下,向10mL 0.1 mol·L1的HA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1氨水,所得溶液
pH及导电能力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HA的电离方程式:HAB.a点:c(H+)> c(A)
C.b点:c(A) 与c(NH4+)浓度大致相等 D. b~c点的溶液中,所含溶质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8. 脲醛树脂UF 可用做木材的粘合剂、制作食用器具等,由尿素【CO(NH2)2】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其结构片段如下图所示。
…… –NH –– C –– NH –– CH2 ––NH –– C –– NH –– CH2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 ...
—
—
H+ +A
—
‖ ‖
O
A. 合成UF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B. 该聚合物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C. 该聚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 该聚合物结构简式可能是:H –NH––C––NH––CH2 ] – [ OH
n
‖
O
9. 对Na2C2O4溶液进行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室温下0.1mol· L1H2C2O4的pH=1.3) ...A.Na2C2O4溶液中离子关系:c(C2O42-)+ c(HC2O4-)+ c(H2C2O4) === c (Na+) B.向Na2C2O4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C2O42-+H2OC.向Na2C2O4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MnO4 -+ 5C2O42-+16 H +=== 2Mn 2+ +10CO2↑+8 H2O
D.向Na2C2O4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制备草酸:C2O42-+2H+=== H2 C2O4
10. 已知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某小组对此进行探究,得到如下结果。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序号 1 2 3 4 5 H2O2体积(ml) FeCl3体积(ml) 混合溶液pH 20 20 20 20 20 10 10 10 10 10 1.00 2.92 7.50 9.50 10.50 纯H2O2pH 2.92 2.92 2.92 2.92 2.92 分解完全时间(s) 几乎不分解 202 192 139 77 —
HC2O4-+OH-
表1 (200C)
图1(200C)
A. 表1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碱性条件下H2O2分解速率快于酸性条件下 B. 图1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铜盐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好于铁盐 C. 图1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CuCl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好于CuSO4 D. 以上实验表明,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H2O2分解速率都有影响
1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A 验证锌与硫酸铜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B 探究亚硝酸钠的氧化性 C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D 实验室制备氨气 实验方案 12.某化学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铁与氯气的反应,进行如下操作: 实验 Ⅰ 操作(常温下进行) 现象 将铁丝放入干燥Cl2瓶中(瓶口盖上玻璃片),铁丝逐渐变黑,大量气体剩余;加蒸反应停止后,加入蒸馏水。 馏水后,溶液呈浅黄绿色 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瓶底铺有棕色Ⅱ 加热铁丝至红热并迅速放入干燥Cl2瓶中(瓶口盖上玻璃片),反应停止后,加入蒸馏水。 粉末;加蒸馏水后,溶液呈深棕黄色 Ⅲ 将铁丝放入湿润Cl2瓶中(瓶口盖上玻璃片),铁丝迅速变黑;加蒸馏水后,溶液呈反应停止后,加入蒸馏水。 Ⅳ 加热铁丝至红热并迅速放入湿润Cl2瓶中(瓶浅绿色 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瓶底铺有棕色变为棕黄色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Ⅱ中,铁与氯气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 +3Cl2====2FeCl3
B. 由实验Ⅰ和Ⅲ可以推测:常温下,湿润氯气与铁反应速率大于干燥氯气与铁的反应速率 C. 由实验Ⅱ、Ⅳ可以推测:加热条件下,干燥及湿润氯气均能与铁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且两者反应产物相同
D. 常温下,有水存在时,铁与氯气反应可能生成氯化亚铁
加热
口盖上玻璃片),反应停止后,加入蒸馏水。 粉末;加蒸馏水后,溶液呈黄绿色后13. 环己酮( )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可在酸性溶液中用环己醇间接电解氧化
法制备,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B. a极电极反应式是2Cr3++7H2O —6e-===Cr2O72-+14H+ C. b极发生氧化反应
D. 理论上有1mol环己酮生成时,有2mol氢气放出
14.某实验小组探究常温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查得如下资料:
难溶电解质 FeS CuS 6.3×10-36 Mg(OH)2 1.8×10-11 Fe(OH)3 4.0×10-38 10-18 Ksp(溶解平衡常数) 6.3×依据上述数据进行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A. 向饱和FeS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有浑浊出现 B.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可选用FeS做沉淀剂
C. 向含等物质的量的Mg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出现的沉 淀是Mg(OH)2
D. 向1mL 0.1 mol·L1MgCl2溶液中滴加2mL0.1mol·L1 NaOH溶液,取澄清溶液滴加2滴0.1mol·L1 FeCl3溶液,有浑浊出现
—
—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8分)
15. (12分)氮、磷、砷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主族的三种元素,其化合物在工业农业中有重要用途。
(1)氮有多种重要的化合物。其中,N2O可用作发泡剂。
①NH3在加热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与O2反应生成N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O气体, 发生反应2N2O(g)
2N2(g)+O2(g)。在不同温度
下N2O的平衡转化率如上图所示。该反应的△H 0(填“>”、“<”或“=” ),P1 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7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PH3和NH3与卤化氢的反应相似,产物的结构与性质也相似,下列对PH3与HCl反应
产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