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1、产业组织理论、定义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专指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范畴。
这里的企业关系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等。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产业经济学1
2、分析框架内容、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框架。
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而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反映产业资源配置优劣的最终评估标志;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产业经济学1
3、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
行业集中度,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产业经济学3
4、马歇尔冲突、
是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所提出的关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二难选择命题。认为规模经济是非常必要而且极为有用,但
这又容易导致垄断,反过来就会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
5、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 (1利润率(收益率指标: (π
式中——税后资本收益率; π——税前利润; T——税收总额; E——自有资本。
(2勒纳指数( 勒纳指数度量市场绩效是通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的计算进行的。其计算公式为:
?(
?式中为勒纳指数是价格为边际成本。
?可以看出,勒纳指数越小,则竞争程度高,垄断程度低,市场绩效显著,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勒纳指数越大,则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垄断性越强,市场绩效越差,资源配置效率就越低。
?勒纳指数本身反映的是当市场存在支配能力时,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高程度,但是却难以反映企业为了谋取巩固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3贝恩指数( 贝恩把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种,这样就克服了简单利润率计算所存在的弊端。
?会计利润计算公式为:
πα (9.3式中:πα为会计利润是总收益是即期总成本是折旧。
?经济利润计算公式为: πβ=πα (9.4
式中:πβ为经济利润是正常投资收益率是投资总额。 ?于是贝恩指数公式为: ? πβ
?贝恩指数的理论依据是:市场中如果持续存在超额利润(或者说经济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表明该市场上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越高,垄断力量越强。可见,贝恩指数代表的是产业的超额利润率,与勒纳指数相比,所要求的基础数据相对比较容易取得,产生系统偏差的可能性就减少了。
6、掠夺性定价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
掠夺性定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①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的暂时性的。如果价格降低到成本以下,发起企业就应承担亏损,但是把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之后,发起企业往往会再度把企业价格提高到获得收益的水平,这个过程是“先亏损后赢利的”。
②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缩减供给量,而不是扩大需求量。因而只有在有效控制供给量的前提下,发起企业在驱逐对手之后才进行提价。
③一般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都是市场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只有这样才具备长期忍受低价造成亏损的能力。(产业经济学3
7、限制性定价的定义及特征
⑴短期限制性定价,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方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
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⑵动态限制性定价
做法:市场主导企业是定立一个高价,然后随着新企业进入逐渐降低价格。现实经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产品刚刚导入时价格定得很高,然后迅速回到竞争性价格水平。(产业经济学3
8、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相互关系
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产业经济学3
9、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1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
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种规律性:
(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五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有一定发展,第三产业微乎其微
工业化初期: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渐缩小,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重心从轻工业主导型逐渐转向基础工业主导型
工业化中期: 第二产业主导,第三产业地位上升,工业重心 有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转变
工业化后期: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占支配地位,信息产业增长加快
后工业化时期: 产业知识化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
(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看
第一产业内部:粗放型→集约型→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种植型农业→畜牧型农业→野外型农业→工厂型农业
第二产业内部:轻纺工业→基础性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