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人力资源整体服务供应商的创新实践
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简称中智上海,英文缩写CIICSH)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全资子公司,也是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子公司。主要以人力资源服务为主业,兼以投资服务、贸易服务为适度多元发展领域,在智力服务产业凝聚核心竞争力,拥有人才、资源、网络、规模、经验的巨大优势和影响力。
中智上海秉承“自信、融合、创新、专业”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以人力资源为中心逐渐开拓相关服务,从一个单一从事外包服务业务的专业机构蜕变成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能提供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服务供应商。2010年中智上海境内外人力资源服务客户数约1.1万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02家,服务人数约33万人。2010年,中智上海实现收入1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服务品牌在上海市人才市场指名率达到80%以上,拥有33家分支机构。是上海市第一批入选“上海名牌”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是“上海企业100强”和“上海服务业企业50强”之一,连续多年蝉联大中华区最佳人力资源外包机构称号。
一、打造中国人力资源整体服务供应商的背景
目前,大多数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服务系统通常建立在不同的硬件和操作平台上,从而导致同一业务系统的模块以及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无法共享,不能随着业务运作顺畅地流转,导致业务流程被割裂,需要过多的人工介入,效率下降。企业内部需要形成相互一致的业务基础信息系统和有效运行的信息层次化体系,将原来分别建设的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平滑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市场总共有三块资源,即:外包、咨询、IT。这三块资源是独立和分割的,但客户资源又是共同的。因此,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而言,只有整合外包、咨询、IT这三块资源才能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对同行形成壁垒。
(一)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重地
1
亚洲的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经济体,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自2009年以来,这些经济体已经成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陆续进驻和扩张的根据地。针对全球经济活动由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的趋势,大多数企业急需在人力雇佣方面加大投入,这成为驱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整合与扩张的重要驱动因素。
随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开放度不断提高、准入政策逐步放松,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巨头竞相逐鹿中国,而中国本土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也在短兵相接中壮大规模。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达2.74万家,从业者逾15万人,人才服务企业总营业收入已超500亿人民币。《2010-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更在战略高度上为国家人才市场的发展定下了基调,未来5-10年中国将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
信息技术的发明是对二十世纪生产力发展最大的贡献。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不仅仅创造一个新型产业,还影响了全球所有其他产业的发展方式。同时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管理方式、社会活动方式以及政府管理方式。对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而言,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平台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进步而本质上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由于基于SaaS平台的商业模式采取企业“自助”方式,企业用户数量快速增加,但服务供应商成本不会出现快速增长,同时利润却会大幅度增长。
作为本土企业,中智上海的一大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本土客户的需求,避免了因品牌管理中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得以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欣欣向荣,对中智上海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必须洞察市场的变化,不断创新变革,及时发现和响应客户的需求。
(二)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点转移
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比较突出的弊病,例如,把人与事类型化、简单化,消磨掉了组织的活力和创新力;管理者不能从公司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无法有效地支持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和组织变革的实现;企业在招聘中因岗位职责评估员工,而对求职动机、个性与特质等方面考察较少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断予以改进。
二十世纪后期,全球从人力资源管理上升至人力资本管理。这其中发生了两个重大的突破:其一“以人为本”,其二“能力管理”。这两个理念的共同特点即实现个性化管理。由此
2
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关注点发生了转移:从关注事务性工作到更关注企业发展战略,从关注制度建设到更关注企业文化,从关注岗位职责到更关注员工能力发展,从关注经验积累到更关注管理工具运用。
图1.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
中国式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两个壁垒(即全国社保尚未建立统一标准,人员流动转移存在地方利益壁垒;全国各大银行之间不联网,存在转移支付壁垒)正在逐渐悄悄削减。如果壁垒消失,届时中国式人力资源外包也就自然消亡。在外包行业中,目前管理竞争力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在商业模式不改变的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竞争同质化趋势。
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变革,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客户的需求转为追求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客户期望减少事务性工作,找到合适的人才,并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因此,中智上海必须重新思考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未来发展的商业模式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转型。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发展,更需要顺应国际人力资源服务的发展趋势,引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助力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
(三)整体解决方案是客户的本质需求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一些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整合跨业务的协同效应,实现行业产业链向广度发展;另一方面,细分领域特征逐渐显现,
3
企业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细分领域纵深发展。对于一些企业而言他们不再拘泥于解决某个问题,而是需要全面的诊断,它们需要的是解决方案。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案已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整体解决方案才是客户的本质需求,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往国际性人力资源公司强调专业领域做“专”做“精”,目前强调做“全”做“强”,国际上的巨鳄们都在兼并重组,资源整合。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驻中国,企业面临一个痛苦而且重要的抉择:选择多个提供单一外包服务的供应商还是选择一家可以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而言,通过产业链整合,超越垄断,达到了特定市场(尤其是高端、大客户市场)的垄断的效果。与此同时,单一业务的竞争趋于激烈,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率大幅下降,从而在大型项目中成为边缘角色。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可提高企业的竞争壁垒,同时能使业务间达到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然而,实现人力资源整体服务供应商的目标并非易事。要成为人力资源整体服务供应商,企业必须需要在外包、咨询、软件领域开展业务,业务覆盖人力资源服务的全产业链;需要企业具备很高的研发水平,成功开发多个系列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企业具备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准确把握和预见客户需求,真正做大做强。中智上海基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推进国际化发展等多方面的考虑,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着力打造人力资源整体服务方案。
图2:外包、咨询、软件三大资源关系
咨询Consulting1、诊断客户需求2、降低实施失败概率1、帮助客户将咨询方案实施2、固化流程商业模式转换满足客户深层次需求转变盈利模式从一锤子买卖转变为重复购买软件Software外包Outsourcing1、运算需求2、信息分享3、提高效率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