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 航海学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航向与方位 授课学时 6 日期 教学目标 应知 应会 1、 了解方向的确定和划分 1、能说出方向如何确定以及三种划分方法 2、 掌握航向、方位、舷角三者的关系 2、能够熟练应用TB=TC±Q 3、 掌握向位的测定和换算 3、能知道向位如何测定并对向位换算熟练应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TB=TC±Q的应用 向位换算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实例演示 习题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1-2-1方向的确定与度量 一、测者地平平面(图片演示) 1、测者铅垂线:通过测者的眼睛,与测者重力方向重合的线。 2、测者地平平面:凡与测者铅垂线相垂直的的平面。 3、测者真地平平面:通过地心的地平平面。 4、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通过测者眼睛的地平平面。 二、方向基准线、方向的确定(动画演示) 1、南北线:测者子午圈平面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的交线。正北方向:南北线靠近北极Pn的方向。正南方向:正北相反的方向。 2、东西线:测者东西圈(卯酉圈)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的交线。正东正西的判断方法:“面北而立,左西右东”;“顺时针”。 3、真北线Nt:从测者眼睛指向北极Pn的射线。它是船舶航向、物标方位的基准线。 4、基点方向:E、S、W、N 思考:在南极、北极的测者,它们的真北和真南分别如何确定? 三、方向的划分((动画演示) 1、圆周法:以真北线为基准(000),按顺时针度量至某方位线的一种度量方法,采用三位数字表示。(000—360度)圆周法是航海学上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航向,陆标定位等。 2、半圆周法:从正北N或正南S起算,向东E或向西W度量至某方位线的一种度量方法,采用两个名称加已表示:第一名称为起算点,第二名称为度量方向。如120NE、60SW。适用于天体方位。 3、32罗经点法: 4个基点:E、S、W、N、 4个隅点:NE、SE、NW、SW 8个三字点:NNE、ENE、SSE、ESE、WNW、NNW、SSW、WSW(基点+隅点) ◎《航海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 航海学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16个偏点:N/E、NE/N、NE/E、SE/S……(基点、隅点/基点) 四、方向的换算(案例分析) 1、半圆周法换算成圆周法的方法: A°NE= A°(三位数字表示:45°NE=045°) A°SE=180°- A°(175°SE=005°) A°SW=180°+ A°(95°SW=275°) A°NW=360°- A°(65°NW=295°) 2、32罗经点法换算成圆周法的方法: 基点:000°、090°180°、270°、 隅点:045°、135°、225°、315°、 三字点:(基点+隅点)÷2 隅点±22.5度 偏点:基点或隅点±11.25度 1-2-2方位、航向、舷角 一、航向线和真航向(录像演示) 1、船首线:当船舶正湾时,船舶首尾方向的连线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的投影 2、航向线(course line):以测者为起始点,船首尾线向船首方向的延长线(CL) 3、真航向(True Course):船舶航行时,在船上测者的地面真地平平面上,从真北线顺时针计量到航向线的角度(TC)。000°-360°三位数表示(圆周法) 二、方位线和真方位(动画演示) 1、物标的方位圈:在地球表面连接测者与物标的大圆(AM) 2、物标方位线:物标的方位圈平面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的交线。(BL) 3、真方位(True Bearing):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从真北线顺D时针计量到物标方位线的角度(TB)。000°-360°三位数表示 物标的真方位是以测者正北方向线为基准度量的,因此它与航向变化无关。也就是说测者位置不变,虽然航向改变了。但物标真方位还是不变的,但舷角发生了变化。 三、舷角(RELATIVE BEARING)(图片演示) 1、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从航向线到物标方位线的夹角—物标舷角或相对方位(Q)。 2、圆周舷角:以船首方向为0度,按顺时针方向计量到物标方位线的角度000-360°计量,通常也用三位数表示。如Q=338.°6 3、半圆舷角:以船首方向为0度,向右或向左计算量到物标方位线的角度0-180°计量,顺加命名左或右以表示计量方向,分别为Q左,Q右。 Q=090°Q右=90°——右正横 Q=270° Q左=90°——左正横 ◎《航海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 航海学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4、圆周弦角与半圆弦角的相互转化 Q右=Q (Q﹤180°) Q左—360°-Q ( Q﹥180°) 四、真方位、真航向以及舷角三者间的关系(案例分析) TB=TC+Q TB=TC+Q右 TB=TC-Q左 Q=TB—TC(+右舷角,-左舷角) 东半球:从格林子午线向E→180?E 西半球:从格林子午线向W→180?W。 1-2-3 罗经差 一、罗经差 —)、罗经向位(录像辅助) 1、 罗经: 陀螺罗经(电罗经)—gyro-compass(利用陀螺仪的自动找北原理指北) 磁罗经—magnetic compass(利用指南针的指北原理) 2、 陀螺北(Ng):陀螺罗经刻度盘0度所指的方向 罗北(Nc):磁罗经刻度盘0度所指的方向 3、 罗经向位: 陀螺航向(GC):以陀螺北为基准的航向。 陀螺方位(GB):以陀螺北为基准的方位。 罗航向(CC):以罗北为基准的航向。 罗方位(CB):以罗北为基准的方位。 二)、罗经差(图片演示) 1、陀螺罗经差:▲G(Gro-compass Error):陀螺差 定义:陀螺北(Ng)偏离真北(Nt)的角度;偏东为“+”,偏西为“-”。 影响因素:速度误差- 纬度误差- 2、磁罗经差:▲C(Compass Error)=Var+Dev 定义:罗北(Nc)偏离真北(Nt)的角度;偏东为“+”,偏西为“-”。 ①磁差(Variation):磁北(Nm)偏离真北(Nt)的角度;偏东为“+”,偏西为“-”。 a.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与地磁北极分别带正磁量与负磁量,由于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导致磁北(Nm)偏离了真北(Nt),其产生的磁偏角便是磁差。 b.磁差变化:磁差在ψ=14°14′N附近为 0 , 在同名磁极与地极的连线上最大为180°;因此在高纬地区,不能使用磁罗经。由于磁极的变化很小,因此用年差来表示。年差(annual error):0°-±0.2° 两种表示方法: 英版海图:用磁差绝对值的增加(increasing)或减少(decreasing)来表示年差的变化。如:+2′.0 ; -2′.0 ;increase about 2′.5 annually。 ◎《航海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 航海学基础知识 中版海图:用东E或西W来表示向东或向西的变化。-常用方法(磁差资料 UP-TO-DATE).如:年差2′.0W c.磁差的计算公式:所求年份的磁差=某年的磁差+年差×年份间隔 d.影响磁差变化的因素: 1)与地区有关:纬度越高,磁差越大。(目前来说) 2)与时间有关:磁极时刻在变化 3)局部磁力异常:台湾的花瓶屿、山东威海鸡鸣岛 4)磁暴现象:太阳黑子 e.磁差资料的查取方法: 1)一般航行海图:罗经花(向位圈) 2)远洋航行图和总图:等磁差曲线(海图标题栏) 3)港湾图:海图标题栏 ②自差(deviation):罗北(Nc)偏离磁北(Nc)的角度;偏东为“+”,偏西为“-”。(精确到0.1°)(0°-180°) a. 产生的原因:船磁场+电磁场的综合影响。 b. 影响自差变化的因素:1)航向;2)船磁;3)磁纬 c. 查取自差的方法:1)自差曲线;2)自差表; 自差曲线:Dev=f(CC) 不知道CC的情况下,用MC代替CC. 自差表:掌握内插法。 三)罗经差的测定:以后课程详细介绍,简单带过。 1、利用叠标测定▲C 2、利用远距离物标方位测▲C 3、利用天体方位测定▲C 4、利用航向比对法求取▲C 四)向位换算(案例分析) 基本公式: TB=GB+▲G TC=GC+▲G ▲C=Var+Dev TB=CC+▲C TC=CC+▲C TB=TC+Q TB=MB+Var TC=MC+Var CB=CC+Q MB=CB+Dev MC=CC+Dev MB=MC+Q 作业与思考 ①解释地理纬度、地心纬度以及地球圆体纬度的概念。 ②简述地球椭圆体的原点、基准圆、辅助圈。 ③写出地理纬度与地理经度的定义,并画图说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