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概况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计算机图形学 称 课程类别 总学时 总学分 先修课程 执笔人 修订时间 □公共必修课 □公选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64 4 讲授学时 32 实验学时 授课对象 32 开课系(部) 信息系 c/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线性代数 审核人 审批人 二、课程简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系统。为今后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图形处理、图形算法的设计、图形软件的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算法和基本系统。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专业技术基础课。 四、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学习要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计算机图形学及图形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图形外围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了解计算机图形标准的基本知识;
(2)掌握基本图元及常用曲线的生成算法;
(3)熟练掌握投影变换、图形变换、裁剪、填充等图形处理的常用算法; (4)熟练掌握三维形体及常用曲面的表示方法,能够处理三维图形的消隐问题; (5)懂得真实感图形的基本理论与算法;
(6)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图形函数和图形程序的设计技能,具有开发以图形为主的软件设计基本能力。 五、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图形学概述 (2)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史 (3)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4)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方向 【学时分配】2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 课外阅读资料:计算机图形学实用技术 2、作业与思考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2)难点:计算机图形学概述 【授课内容】
1.1 计算机图形学概述 1.2 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史 1.3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1.4 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方向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二章 计算机图形系统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组成、 功能及分类 (2)理解计算机图形设备分类及工作原理 (3)了解计算机图形软件及应用 【学时分配】8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课堂讨论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计算机图形学实用技术 2、作业与思考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计算机图形设备的工作原理 (2)难点:计算机图形软件的应用 【授课内容】
2.1 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组成、 功能及分类 2.2 图形设备 2.3 图形软件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三章 基本图形的生成 【教学目标】
(1)理解直线的生成算法 (2)理解圆与椭圆的生成算法
(3)了解区域的填充 (4)了解字符的分类 (5)理解图形裁剪算法 【学时分配】22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课堂讨论、讲解习题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计算机图形学实用技术 2、作业与思考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计算机基本图形的生成算法 (2)难点:区域填充 【授课内容】 3.1 直线的生成算法 3.2 圆与椭圆的生成算法 3.3 区域的填充 3.4 字符 3.5 裁剪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研究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四章 图形变换 【教学目标】 (1)了解齐次坐标 (2)理解图形的几何变换 (3)了解形体的投影变换 (4)了解窗口视区变换 【学时分配】16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课堂讨论、讲解习题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计算机图形学实用技术 2、作业与思考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图形的几何变换 (2)难点:形体的投影变换 【授课内容】 4.1 齐次坐标 4.2 图形的几何变换 4.3 形体的投影变换
4.4 窗口视区变换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研究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五章 曲线与曲面 【教学目标】
(1)了解曲线与曲面的基础知识 (2)理解常用参数曲线的性质 (3)了解常用的参数曲面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课堂讨论、讲解习题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计算机图形学实用技术 2、作业与思考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2)难点:计算机图形学概述 【授课内容】
5.1 曲线与曲面的基础知识 5.2 常用的参数曲线 5.3 常用的参数曲面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研究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六章真实感图形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消隐、面消隐概念及算法 (2)了解光照模型的概念 (3)了解纹理的概念 (4)了解颜色模型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计算机图形学实用技术 2、作业与思考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线消隐、面消隐的概念 (2)难点:线消隐、面消隐的算法
【授课内容】 6.1 线消隐 6.2 面消隐 6.3 光照模型 6.4 纹理 6.5 颜色模型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研究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七章VC++图形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VC++可视化编程概要 (2)理解图形程序设计步骤和方法 (3)掌握绘图工具应用程序编程实例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课堂讨论、讲解习题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计算机图形学实用技术 2、作业与思考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绘图应用程序编写 (2)难点:绘图应用程序编写 【授课内容】
7.1 VC++可视化编程概要 7.2 图形程序设计步骤和方法 7.3 绘图工具应用程序编程实例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演示 (2)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实验教学内容及安排 序号 1 2 3 5 实验项目名称 直线的生成算法 园与椭圆的生成生成算法 扫描线填充算法 内容提要 直线生成算法的实现 园与椭圆的生成生成算法的实现 扫描线填充算法的实现 图形变换算法的实现 实验要求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实验类型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实验教学 组织形式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学时分配 12 8 4 4 4 4 图形变换算法 在MFC中编写绘图程序 在MFC中编写绘图程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