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制教具讲座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7:10: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教具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过去教具主要在中学理科教学和小学自然中使用。现在数学、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地理、特教、职教中都在使用。

二、使用者不限于教师,在更多的情况下是让学生做实验或练习。

三、使用场所不局限在讲台上或实验室里,在整个校园范围内,甚至走出校园。

四、品种规格比以前大大丰富起来。不仅有实验仪器、模型、标本,还有各种实验设备、材料、工具以及各种声像设备、训练器材、多媒体计算网络等。

五、制造技术和材料选用上也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为发展使用新产品开创了良好的环境。

六、教具作为知识载体和传递媒介,包容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传递速度也越来越快。

七、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具在教育事业中所占的地位正在提高,日益被人们重视。

上述变化说明了教具是在社会进步教育事业发展中成长的。可以预计未来的教学活动,将越需要教具的支持,教具本身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壮大,内容丰富、前景广阔。 第二节 教具的定义

由于工作需要,我们有必要把教具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起来,对教

5

具给予明确的解释。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直观教具的解释是“教学是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

《ZBX51001-88教学仪器产品一般质量要求》中对教学仪器解释为“教学仪器是具有教学特点,体现教育思想,主要在教学中使用的实物和模型等直观教学用具。”

上述两种解释虽然对教具的内涵和外延说得并不十分严密,但都抓住了教具的基本特征,突出了教具的教育性和直观性。教具的教育性包含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它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当中;直观性包含着人体感官的直接感受以及感知的方式方法。教育性和直观性是教具的本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教具的主要使用范围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但是作为一类物化了的器具,它又和仪器特别是科学实验用仪器有共同之处。

恩格斯说:“仪器能够使人类的感官所不可感知的运动,转化成我们能够觉察到的运动”。而我们设计制造仪器,实际是引进“媒介物”并运用一定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使各种运动量转化为感知的形态如空间刻度、数值显示、运动轨迹等等,它的产生凝结着或体现了科学道理,所以我们又可以说“仪器是人的理性方法的物化”。 仪器是如此,教具也如此,每一件教具都渗透、凝结和体现了科学道理。那么,教具除了有教育性和直观性之外,还必须具有科学性。只不过这些科学性寓于教育内容之中而已。

6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给教具做如下定义:“教具是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教学特点,体现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学用器具以及实验训练器材”。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对教具的定义是从教育学的根本原则出发去定义的。有人从字面去理解,以为教具是“教师使用的器具”,从而把学生使用的东西叫做学具,这种按使用对象划分方法,会造成对教具的片面理解,事实是教具使用的对象包括着教师、学生两个方面。还有按教具的繁简程度来划分,把比较简单的叫做教具,复杂一些的叫做教学仪器,显然这种看法没有抓住教具的本质。

在我国通常把教具、教学仪器、教学仪器设备等同起来使用,在不同场合下分别使用,三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教具概念的出现,我们把教具、教学仪器、教学仪器设备三者比较起来,教具更富有概括性,更能反映教学过程中的需求。

第三节 教具的功用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实现的”,只有在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所谓正确的感性材料,首先应具有直观性,即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与实物、模象直观相结合等形式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及深,由个别到一般的感性材料。

从知识的学习过程来看,一类属于认识过程;一类属于学习参与

7

过程。在认识过程中感觉和知觉是首位,是前提条件,没有它学习过程将无从开始。在学习参与过程方面,首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注意学习,保持饱满情绪。培养顽强地学习精神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和训练任务。特别在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时期,正确把握学习参予过程尤其重要。

在以上两类学习过程中,正确运用教具会产生奇特的功效。 一、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打好基础。人类的认识成果是由许许多多的概念表述的。即使是接受初等教育的小学生,所学的知识很浅,但也都是抽象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小学生中,建立概念光靠教师讲述是不行的。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要靠教具把它们演示出来。

例如,地球是圆的、中国在北半球、四季的成因、磁铁的性质、肺能呼吸、根能吸水,圆周率、恐龙等等,很难用语言讲述清楚。如果使用地球仪,月地运行仪,磁铁、钟罩、烧杯、尺子、恐龙模型或挂图,教师就能运用这些教具引导启发学生顺利地、准确地理解上述概念。

二、启发思维

教具的直观性并不满足于提供感性材料。其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启发积极的思维。充分和典型的感性材料会促使学生顺利地实现正确思

8

搜索更多关于: 自制教具讲座一 的文档
自制教具讲座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w0vy5tqsn62h60030ru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