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时,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症状和发展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内部联系,有些症状或同时产生,或先后出现或消失,这些症状综合在一起,构成某一精神障碍的主要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总和起来称为症状群或综合征。
2.常见的精神症状综合征
(1)幻觉妄想综合征:临床以幻觉为主,在幻觉基础上继发妄想。特点是幻觉和妄想互相影响,一般幻觉消失后,妄想也会逐渐淡化、消失。 (2)情感综合征:“三低”、“三高”。
(3)精神自动综合征:是病人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临床表现为假性幻觉、被控制体验、物理影响妄想等。 (4)紧张综合征:
(5)遗忘综合征: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其特征表现为近记忆障碍、错构虚构、定向力障碍。
(6)脑衰弱综合征: (7)急性脑病综合征: (8)慢性脑病综合征:
课后作业: 【历年考题分析】
1.记忆力障碍在初期主要表现为()
A错构 B近事遗忘 C顺行性遗忘 D远事遗忘 2.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是()
A青春性兴奋 B紧张性兴奋 C躁狂性兴奋 D器质性兴奋 3.感觉是()
A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 B大脑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 C大脑对外界事物整体属性的感知 D大脑对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知 4.最常见急性症状性精神病的精神症状是() A幻觉 B意识障碍 C妄想 D遗忘综合征
5.病人自幼与母亲感情深厚,某日突闻父病重回家探望,回家后得知母亲亡故,自感如在梦中,不知所到何处。以上表现属于下属哪个症状() A非真实感 B假性痴呆 C逆行性遗忘 D局限性遗忘
6.病人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激动、吵闹、喊叫、扯头发,以上表现属于下述哪个症状() A情绪不稳 B易激惹 C情感爆发 D情感脆弱 7.下述哪个症状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A病人说话前言不答后语 B病人感觉脑力迟钝看书看不进去 C病人感觉邻居说话总是“话里有话” D病人感觉自己说错了话,反复追问
8.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其临床表现有突发妄想、妄想心境和妄想气氛。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陈树《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20
9.体形障碍:病人对自己的躯体或个别部分感到发生了变化。如四肢的长短、粗细,身体变得很轻,某部分的形态改变等。如病人感到自己的脸变得很长、很丑而为此常照镜子,称窥镜症状。
10.思维化声:是一种内容上比较特殊的言语性幻听,病人听到的声音来自脑内或心灵中。 11.临床实践中有哪些表现提示病人可能存在意识障碍?
答:(1)各感官的感知觉减退,感觉阈值升高,知觉映像的清晰度降低,强刺激能引起反应且反应迟钝。(2)表情茫然、冷漠、惶惑或恐惧。(3)思维活动迟钝,可有思维不连贯(言语不连贯)。(4)周围环境定向力障碍。(5)动作行为缺乏目的性或多动,无目的地重复单一动作,或少动,甚至不动。(6)觉醒睡眠节律紊乱:白天嗜睡、夜间兴奋不眠。(7)起病急,病人变得不注意仪表和礼貌,可有错视或幻视。
12.女性,24岁,惊闻丈夫车祸身亡,突起精神失常,阵阵哭笑,称同龄人为“叔叔”或“阿姨”,问她多大,回答“3岁”“我是妈妈的好宝宝”。此症状属于() A夸张妄想 B情感高涨 C后天性痴呆 D童样痴呆 13.对注意障碍叙述正确的是()
A嫉妒妄想的病人对其配偶的言行举止过分注意,此症状为注意增强。 B注意减退常见于躁狂发作病人。 C注意涣散是指注意范围扩大。
D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的病人可有注意转移,称随境转移。 E疑病症病人对自己健康过分关注,是注意增强表现。
附属题:
(B型题)1-3题共用答案
A.运动性幻觉 B.心因性幻觉 C.感知综合障碍 D.错觉 E.幻觉 1.患者沉默不语,但感到自己的舌头和嘴在动,和平常说话的感觉一样。(A) 2.车祸丧子1周的母亲,突然听到儿子喊“妈妈”的声音。(B) 3.患者发觉自己的手变大了,汗毛像野兽毛一样浓密,镜子里自己的脸比黑熊脸还黑还难看。仔细一看,这些情况都回复原来正常状态。(C)
下述现象最有可能是妄想的是:(C)
A.在公共汽车上感到许多人在看自己的新发型。(正常心理反应)
B.接受注射后出现腿痛,坚持认为损伤了神经,不相信检查结果,坚决诉讼法律。(超价观念)
C.认为许多人骂他是“饭桶”,因为有许多人排队买饭的人在敲饭盆。(妄想-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D.声称自己是某著名作家的侄孙女。(有可能是事实) E.声称某视剧主角的原型是他幼年的同伴。(有可能是事实)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陈树《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21
第5~6课时
章节题目:精神障碍症状学 课型:实训
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提纲:
1.掌握常见的知觉障碍(错觉、视幻觉、听幻觉、味幻觉、内脏幻觉等); 2.掌握常见的思维障碍(思维散漫、思维破裂、钟情妄想、被害妄想等); 3.熟悉常见的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4.掌握常见的意识障碍; 5.熟悉常见的记忆、注意、智能、定向力和自知力障碍;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常见感知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2.常见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 3.定向力、自知力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难点:1.常见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 2.常见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诊断意义;
教学实施手段:
电视多媒体演示教学、小组讨论
教学后记:
精神障碍护理学是既是临床医学的学科分支,同时也是护理学的学科分支,内容涉及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两块知识。而由于护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到精神障碍病人,故对其缺乏形象的认识,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困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善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可结合使用案例教学、演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以帮助护生提高学习效率。本章所讲授疾病在精神病学中是基本能够明确病因的一类精神障碍,要求让学生认识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几类疾病,启发学生对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的兴趣。并提高学生对该大类疾病的护理评估和诊断水平。
推荐参考书及预复习任务:
1.推荐参考书:《精神病学》第4版 沈渔村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版2005年3月 2.复习任务: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3.预习任务: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第五章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内容、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陈树《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22
要求、技能与评估;
实训一 精神障碍症状学
【实验目的】 通过临床实验,使学生能够:
1.识别常见的知觉障碍(错觉、视幻觉、听幻觉、味幻觉、内脏幻觉等)。 2.识别常见的思维障碍(思维散漫、思维破裂、钟情妄想、被害妄想等)。 3.识别常见的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实验材料】症状学教学录象。
【实验步骤】
1.全班同学一起观看教学录象。
2.分4个小组讨论录象中的感知障碍、思维障碍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症状的识别和意义。
3.老师总结。
【实验报告】根据教学录像写出报告(包括临床常见的知觉障碍和思维障碍的类型,以及对于临床精神症状识别的意义)。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陈树《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