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高一地理201607 时间:2016.3.1 编制:陈好 校对:张海波 审核:刘加明 班级 姓名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课前 预习案】 〖学测要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重难点〗
1、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预习模块〗
1、人口分布的衡量指标: 。 2、世界人口分布
读P17表1-3-1,表1-3-2,表1-3-3,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
(2)世界人口海陆分布趋势: (距海远近) (3)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 读P17图1-3-2,找出北半球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试分析原因:
3、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
4、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包括 、 、 、 、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 、 、 等。 5、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_______ ____与______ _____的限度。人们通常用 来衡量其大小。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称为 。 6、预习检测:
①陕西省北部白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影响白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 D.开放程度
②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 ) A.人口合理容量 B.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C.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③(判断)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 我的问题(★预习中存在的疑惑、产生的困惑):
【课堂 学习案】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讲解及教师讲授等方式,突破重、难点知识: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1页
编号:高一地理201607 时间:2016.3.1 编制:陈好 校对:张海波 审核:刘加明 班级 姓名
1、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3、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策略:
【课堂 巩固案】 一、单选题:
1.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2.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预测2016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25万 30万 35万 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 ) ① 不确定性 ② 确定性 ③ 相对确定性 ④ 相对不确定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口受教育水平 5.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的人口容量 B.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小的人口容量 C.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容量 D.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二、判断题:
6.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规模就是人口合理容量的人口规模。 ( ) 7.由于技术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异,即使自然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也往往是不一样的。 ( ) 8.科学发展观符合“谋求人地协调”的人地关系思想。 ( ) 9.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 )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