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课下能力提升(十)森林及其保护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6 8:36: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下能力提升(十)森林及其保护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下面两图分别为西南某地区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前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 A.蒸发量减小 C.径流总量增大

B.下渗量减小 D.气候更加湿润

2.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使( ) A.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C.生物多样性增多

B.土壤肥力下降 D.自然灾害减少

解析:1.B 2.B 第1题,据图判断橡胶林的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会使下渗水量减小;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从这个角度考虑径流总量不一定增大;由于橡胶林降水量减小,蒸发量增大,气候会更加干旱。第2题,破坏原始植被,会加重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使旱涝灾害频发。

如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二氧化碳减少 C.冰川体积增大

B.全球降水增多 D.全球气候变暖

4.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伐木与深加工

B.开发矿产资源

C.由毁林到造林 D.严禁砍伐森林

解析:3.D 4.C 第3题,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森林面积变小,这会使得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全球气候变暖。第4题,从图上可以看出,1990~2000年亚洲森林面积减小,2000~2010年亚洲森林面积增大,其原因最可能是由毁林到造林。伐木与深加工、开发矿产资源将导致森林破坏,使得森林面积减少。严禁砍伐森林不合理也不现实。

如图为世界某资源主要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这种资源可能为( ) A.煤炭 C.淡水

6.该资源的减少会导致( ) A.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C.干旱呈全球化趋势

B.全球变暖加快 D.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 B.石油 D.热带雨林

解析:5.D 6.B 第5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图中阴影部分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因而该资源为热带雨林。第6题,热带雨林具有维持全球碳氧平衡的功能,其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温室效应加剧,加快全球变暖的趋势。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如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7~8题。

7.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有(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8.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解析:7.A 8.C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生态系统中,森林位于山地的上部,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地表径流等功能;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是沙漠中森林的功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城市森林的功能。第8题,在该生态系统中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和森林的下方,可以获得经森林净化后的清洁水源。

9.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 ) ①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红树植株较为矮小,但沿岸红树林可以减小风速,阻挡海浪侵蚀海岸,同时红树林又是海岸生物良好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10.植树造林,保护天然林可以有效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其原因是( ) ①天然林能阻挡洪水 ②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③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④森林具有蒸腾作用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选B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它可以使河流径流变化变小,可以削减洪峰;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它可以减少泥沙在河道和湖泊中的沉积,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和河道的排洪能力,从而有效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综合题(共50分)

11.读图,解释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的作用。(20分)

(1)在A区,森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B区森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该区森林对河流水文特点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8分)

(3)C区森林比较明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10分)

解析:第(1)题,A地右侧为草地和农田,森林在此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第(2)题,B区森林位于山区,在此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进而影响着河流的水文特征,使河水含沙量减少,同时调节径流的时间变化。第(3)题,C区森林位于城市中,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等功能。

答案:(1)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影响河水含沙量、调节径流的时间变化 森林使山坡上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避免了暴雨时河水暴涨,干旱时地下径流可稳定地补给河流。

(3)净化空气 吸烟滞尘 调节气候 美化环境 减弱噪声

12.(全国卷Ⅲ)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10分)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解析:人为砍伐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经济作物之后,植被种群密度下降,树种单一,涵养水源功能和蒸腾作用减弱,所以湿度下降。

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14年2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公布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为保护我国森林资源,为期十年的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从2011年起开始全面启动。

材料二 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

(1)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A:______、B:______、C:______地区。(6分)

(2)A地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会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6分) (3)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除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外,我国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上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8分)

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地区。第(2)题,A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其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后,会导致水土流失,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课下能力提升(十)森林及其保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wna37akbn0fluh9boav3qhtz4wh9l00tu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