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章第3讲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我国的长江流域)教学案 湘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8:28: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 C.6~9月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 C.流速加快

B.河道淤积 D.河床展宽 B.3~6月 D.9~12月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思维流程]

?河流位于浙江东部 信息?下流河床受径流和潮汐的共同影响,枯水期泥沙淤积,汛期径流冲蚀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提取 ?图示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甲为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 ?1964年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教材寻因 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河流,人们在许多河流上建起了大坝,大坝的修建影响了河流的自然过程 (1)由信息?可知,甲为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从甲至乙,河床断面逐渐增高,河床由遭受冲刷转变为泥沙淤积,结合信息?可判定甲时期应为汛期,乙时期应为枯水期,综合判断 联系信息?可知,浙江东部应是在9~12月由汛期转为枯水期 (2)结合信息?分析可知,水库建成后可以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下游径流在洪水期流速变缓水位降低,联系信息?可推知,河床淤积现象持续时间延长 (3)结合信息?和信息?可知,河口修建大型水闸后,对枯水期的潮流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可减轻枯水期因潮汐影响而造成的泥沙淤积 [尝试解答] (1)D (2)B (3)A

1.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

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

- 5 -

然特征。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资源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

2.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对河流开发利用,要考虑河流的自然背景特点和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1)水能资源的开发

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发),开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

(2)内河航运价值开发

分析时可从河流航运条件的影响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河道特点(宽、深)、通航里程、地势起伏、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结冰期长短)、经济腹地的大小及其经济的发达程度、航运需求等方面入手。

(3)水资源利用

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主要靠修建水库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靠跨流域调水或修建引水工程,解决水质型缺水主要靠水污染整治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产业发展与城市布局

对农业来说,流域开发能为中下游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对工业来说,可提供水源和运输条件;对城市布局来说,可提供用水与水运条件。

命题视角一 结合相关统计图示,考查流域开发的背景分析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向北注入杭州湾,上浦闸是曹娥江干流上的一道涵闸,距河口约60 km,于1979年建成,它的建成对曹娥江河床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河流长度的比值。下图为曹娥江修建上浦闸前后河床纵剖面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 6 -

1.与建闸前相比,建闸后曹娥江河床剖面的总体变化是 ( ) A.河床高程上升 C.河道纵比降减缓

B.河床高程先降后升 D.河道纵比降渐升

2.上浦闸在曹娥江的主要作用是 ( ) A.拦沙防洪 C.促进水产养殖

B.御咸蓄淡 D.保障饮水水源

1.C 2.B [第1题,由材料可知,曹娥江在建上浦闸后,从上浦闸到距离上浦闸大约10 km处河床平均高程上升,从距离上浦闸大约10 km处到河口,河床平均高程下降,与建闸前相比,河道纵比降减缓。第2题,由材料可知,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下游是肥沃的曹娥江河口平原(浙江省重要的农业区),由于河床高程较低,受海水潮汐的影响严重,河水含盐度较高,严重影响着下游的农田灌溉。修建上浦闸后可以有效防御海水入侵,起到御咸蓄淡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引水来灌溉下游肥沃的平原农田。]

命题视角二 结合区域图,考查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分析

下面为某河流域主体部分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及M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该河流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M地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 C.M地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D.水循环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4.下列关于该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支流水流稳定,流量季节变化小 B.结冰期长

C.干流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地形是干流两侧支流分布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 7 -

3.B 4.D [第3题,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河流域东南部和西北部以山地为主,中部多平原。M地降水量统计图显示该地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属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该河流向北注入加勒比海,水循环以海陆间循环为主。第4题,由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势起伏大;由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故河流水系发达,水流湍急,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该地区位于热带,终年高温,河流没有结冰期。干流不经过赤道,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干流西侧支流多,而东侧支流少,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这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

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解析] 首先明确中上游修建水库和下游新开入海河道的意义。修建水库可调蓄径流,缓解旱涝灾害;开挖入海新河主要用于泄洪。然后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原因。

[答案] 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小,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例2] (2019·榆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专家曾断言,乌江流域因为处在喀斯特地貌区而不适合修建水库,但是现在流域内却有大大小小数十座水库。近些年来,贵州省政府大力

- 8 -

?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章第3讲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我国的长江流域)教学案 湘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wnhf0xjgd5uqa87qzsz8c83h0epna0167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