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2.感受辩论的魅力,体会瑰丽雄奇的想象,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理解庄子“天人合一”的处世态度。X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有一天,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非常快乐,悠然自得,突然梦醒了,发现自己仍是僵卧在床的庄子。不知是庄子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庄子就是这样的浪漫,这样的富有想象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庄子的想象力。 二、自学指导 1.了解作者及作品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今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濠梁( ) 鲦鱼( ) ..3.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是鱼之乐也:________________ .(2)汝安知鱼乐:________________ .(3)全矣:________________ .(4)循其本:________________ .4.朗读指导。
注意课文中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安 知 我 不 知 鱼 之 乐? (2)子 之 不 知 鱼 之 乐 全 矣。 (3)既 已 知 吾 知 之 而 问 我。 三、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1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一)翻译句子
1.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知识归类 1.古今异义 (1)安知鱼之乐 .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①固不知子( ) .②子固非鱼也 ( )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也( ) .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 .①安知鱼之乐 ( ) .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 ) .③子之不知鱼之乐( ) .3.特殊句式
1)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判断句:是鱼之乐也。 子固非鱼也。 四、合作探究
1.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主旨探究[来源 1.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个人,你更欣赏哪个?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堂检测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线词。
(1)请循其本( ) .(2)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庄 子 与 惠 子 游 于 濠 梁 之 上。 (2)既 已 知 吾 知 之 而 问 我。 3.翻译下列句子。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固非鱼也( ) ..(3)鱼出游从容( ) (4)是鱼之乐也(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庄子始终坚持“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参考答案: 二、自学指导
2.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濠梁(háo) 鲦鱼(tiáo) ..
3.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是鱼之乐也:这。 .(2)汝安知鱼乐:怎么。 .(3)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 .(4)循其本:追溯。 .4.朗读指导。
注意课文中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三、疏通文意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