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柳州专版)2020版中考语文夺分复习 文言文逐篇默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23:59: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言文逐篇默写

1.《论语》十二章

子曰:“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 ,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 , ,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子罕》)

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子张》)

(1)人要进步,“俯而学”和“仰而思”不可偏废。《<论语>十二章》里,孔子用“ , ”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2)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 , ”。

(3)《<论语>十二章》中告诫人们要多向他人看齐并时时反思自我的两句是: , 。

(4)《<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5)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 , 。”

(6)真正的贤人雅士能够安于贫困,即使“ , , ”,孔子仍能“乐亦

在其中矣”。 2.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斯是陋

室, 。 , 。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

(1)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 。 (3)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 , ”相比,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4)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3.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 , , ,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牡丹, ;莲,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宜乎众矣。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 , 。

(2)《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 。

(3)《爱莲说》中,表现作者不受世俗羁绊,厌弃世俗生活的句子是: , ?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就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那样: , 。

(5)《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4.河中石兽 [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 ?乃石性坚重, ,湮于沙上, 。沿河求之,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 , ?

(1)

是: , , , 。

(2)针对在下游和地中寻找,老河兵不认同,他断定: , 。

(3)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 , , , ? 5.三峡 [北魏·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重岩叠嶂, ,自非亭午夜分,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 ,其间千二百里, , 。

春冬之时,

,

,绝

多生怪

柏, , , , 。

每至晴初霜旦, ,常有高猿长啸,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

(1)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 , 。 (2)郦道元《三峡》中,写到了三峡两岸晴初霜旦之时高猿长啸的奇景,“ , ”是当地渔者用歌声对此现象的描述。

(3)郦道元《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是: , 。 (4)郦道元《三峡》中,写三峡峰峦重叠,连绵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句子是: , 。 (5)《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6.答谢中书书 [南朝齐梁·陶弘景]

,

谈。 , 。 , 。 , 。晓雾将歇, ; ,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 。

(2)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描写山川早晚景色优美的句子是: , 。 , 。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对偶句是: , 。 , 。 7.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1)很多古人的作品,总让我们陶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其实,“ ? ?”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再繁杂的日子也能美丽。(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答)

(2)《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 。

(3)《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达作者流露出的超然物外、旷达乐观态度的诗句是: ? ? 。 (4)

是: , , 。

(5)《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句子是: ? ? 。 8.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 , !’ ,妾妇之道也。 , , 。得志, ;不得志, 。 , , 。此之谓大丈夫。” (1)点明了景春心中的大丈夫形象的句子是: , 。 (2)指出公孙衍、张仪奉行的是妾妇之道的句子是: , 。 (3)运用排比句式,阐明了大丈夫应具有的精神品质的句子是: , , 。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孙叔敖举于海, 。 , , ,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 ,而后作; , ,而后

喻。 ,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 , 。 (2)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 。

(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的“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目的是让我们经受磨炼,增长才干。

(4)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一定要具有“ , ”的忧患意识,这样才能保证不断进步,长久发展。 10.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 ,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

既出,得其船, ,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已是生活的常态。 (2)突出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 , 。 (3)描写桃花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 (4)

是: , , 。

(5)反映桃花源与世隔绝,完全感受不到时局变迁、朝代更迭的句子是: , , 。 11.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心乐之。伐竹取道,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 。

, , ,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

(柳州专版)2020版中考语文夺分复习 文言文逐篇默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x1uu4vzg59bpag891bi6tck19hpxv003j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