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 (2018·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题。
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弱 C.湖水盐度低 [思维流程]
信息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说明水量巨大 提取 ?图中显示贝加尔湖大致南北狭长,属于外流湖 B.湖泊面积大 D.湖水深度大
教材 水循环通过水的运动,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外流湖的湖水更新主要寻因 与蒸发和降水的对比、及河流的出入有关 结合信息?、?可知,贝加尔湖为外流湖,其湖水更新主要通过河流综合 判断 的流入与流出来实现,该湖深度大,只有表层湖水可以通过河流流出,大部分水体无法流出 [尝试解答] D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海洋上空的水汽风?
?季风(主要为夏季风)
↓
距海远近
陆地
地形阻挡
???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年降水量 流域面积 植被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蒸发 人类活动 (5)影响下渗的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同地表径流量成正比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或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地表径流减少 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减少地表径流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小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
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暗河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2)不利影响
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
命题视角一 创设生产、生活情景,分析水循环环节及影响因素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