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王选不走弯路的当代毕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8:51: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王选 不走弯路的当代毕昇

作者:

来源:《科学大观园》2018年第23期

汉字激光照排之父。

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

2002年,王选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年8月,他提笔写下《阅读文献的习惯使我终生受益》一文,结合自己取得科研成功的经历,对阅读科研文献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了总结阐述。当时他已患重病,肺部做了大手术,这篇3000字的文章他写一会儿,歇一下,几天才完成。

他在文中写道:“我的一生取得了两项科研成果:60年代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和后来的激光照排。这两个项目均是高起点,没有走弯路,有所创新,这与阅读文献有很大的关系。” 1958年,北大开始自行研制的每秒定点运算1万次的“红旗机”。当时他刚从北大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留校工作,参加了“红旗机”的逻辑设计和整机调试工作,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最紧张的时候40个小时都不曾合眼,被大家称为“拼命三郎”。

忙碌的科研工作之余,王选坚持每天晚上挤出時间阅读英文文献,以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王选研究发现,如果不懂软件,不从使用的角度来研究计算机,照样产生不出创新的想法。

1965年夏,王选与陈堃銶、许卓群等同事一起,在DJS 21计算机上研制成功ALGOL 60高级语言编译系统,在几十个用户中得到推广,被列入“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大事记”中。他与陈堃銶也结为夫妻,成为相濡以沫的终身伴侣。

科研之道在于了解国外最新动态。王选在研制汉字精密照排项目伊始,正是从科技文献和情报中了解到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捕捉到他人不易察觉的技术发展趋势,从而作出“汉字字形信息数字化存储”“选择激光照排作为输出方案”等异于常人的方向判断和大胆技术决策,成为系统研制成功的关键。

1974年8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一项影响汉字传承乃至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科技工程在中国悄然设立,这就是被称为“748工程”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1975年初,38岁的王选从陈堃銶那里得知了这一工程。当听到其中一个子项目是“汉字精密照排系统”时,王选预感到这是一个价值和前景不可估量的重大项目,当即决定着手研究这一项目。

搜索更多关于: 王选不走弯路的当代毕升 的文档
王选不走弯路的当代毕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x64t6uhby0cqsi0v0jd0weks4q8c700np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