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5:35: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土大黄 黄丝郁金 钩藤 大青叶 苏木 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蓝紫色荧光。 切面在紫外光灯(254nm)下切面中心有亮黄色荧光,边缘呈蓝色或浅蓝色环 横切面片在紫外光灯下外皮显浓紫褐色,切面显蓝色。 粉末水浸液在紫外光灯下显蓝色荧光。 粉末加水放置4h后滤液橘红色在紫外光灯下显黄绿色荧光。 加氢氧化钠后滤液变猩红色在紫外光灯下显蓝色荧光。 再加盐酸后滤液变橙色在紫外光灯下又显黄绿色荧光。 24、显微化学定位试验:北柴胡横切片。 25、泡沫反应鉴别:猪牙皂。 26、薄层色谱法常用于定性鉴别。

27、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定量分析和定性鉴别。

28、气相色谱法常用于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

29、电泳色谱法常用于含蛋白质或氨基酸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

30、微量升华: 药材 现象 大黄 粉末升华物为黄色针状、片状或羽毛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 斑蝥 升华物为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蟊素),加碱液溶解,加酸液又析出结晶。 何首乌 粉末升华物为黄色柱状或针簇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 胡黄连 粉末升华物为针状、针簇状、棒状、板状结晶及黄色球状物,加三氯甲烷溶解。 大青叶 粉末升华物为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 牡丹皮 升华物为长柱状、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加三氯化铁醇溶液显暗紫色。 取叶粉末少量经微量升华的油状物,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薄荷 橙黄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红色。 31、显微化学定位试验:北柴胡横切片。 32、泡沫反应鉴别:猪牙皂。 33、薄层色谱法常用于定性鉴别。

34、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定量分析和定性鉴别。

35、气相色谱法常用于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

36、电泳色谱法常用于含蛋白质或氨基酸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

37、紫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主成分或有效成分在200~76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的中药分析。 38、红外分光光度法是鉴别化合物和确定物质结构的常用手段之一。

3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于中药中重金属、有害元素及微量元素的最常用方法。

4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用液相色谱-质谱联仪分析技术对国产千里光、川楝子、苦楝皮中的有毒

成分进行了限量分析。

41、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版和2010版一部中,水蛭采用了生物效价检测方法控制其质量。

42、内源性有害物质:指中药本身所含有具有毒副作用的化学成分。王国已取消含肾毒素成分马兜铃酸主要存在于马兜铃属植物入药(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而细辛曾全草入药,但地上部分也含马兜铃酸,则恢复到以根及根茎入药。

43、外源性有害物质:重金属。有害元素。残留的农药。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等。

44、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重金属元素有铅、镉、汞、铜等;重金属总量用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测定。

45、有害元素指砷盐;用古蔡法或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银法检测。 46、《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 药材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 甘草 黄芪 丹参 白芍 西洋参 金银花 阿胶 含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含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 含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 含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47、农药的种类:

⑴有机氯农药:DDT(滴滴涕)、BHC(六六六)和PCNB(五氯硝基苯)。 ⑵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名字含“菊酯”二字。 ⑶有机磷农药:除去以上两类以外均是。

48、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桃仁和陈皮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μg。 49、酸败度测定:《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 药材 规定数值 苦杏仁 过氧化值不得过0.11。 郁李仁 酸值不得过10.0,羰基值不得过3.0,过氧化值不得过0.050。 薄荷素油 酸值不得过1.5。 5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规定检查白术的色度。 51、含叶量检查:《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 药材 规定数值 穿心莲 含叶量不得少于30%。 薄荷 含叶量不得少于30%。 广藿香 含叶量不得少于20%。

第五章

一、双子叶植物药

1、双子叶植物的根的异常构造:

⑴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束:筋脉点(牛膝、川牛膝);罗盘纹(商陆)。 ⑵韧皮部维管束:云锦纹(何首乌)。

⑶木间木栓:又称内涵周皮(黄芩、秦艽)。 2、★狗脊:

来源:蚌壳蕨科━金毛狗脊━根茎。

性状鉴别:切面近边缘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 3、★绵马贯众:

来源: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根茎和叶柄残基。 成分:间苯三酚、绵马精。

性状鉴别:呈长倒卵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有黄白色维管束 5-13个,环列。

显微鉴别:取叶柄残基或根茎横切片,滴加1%香草醛溶液剂盐酸,镜检间隙 腺毛显红色。 4、★细辛:

来源:马兜铃科━北细辛、汉城细辛(辽细辛);华细辛━根和根茎。 成分:细辛挥发油、甲基丁香酚、黄樟醚。 性状鉴别:根细味辛。 5、★大黄:

来源: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北大黄);药用大黄(南大黄)━根及 根茎。采收时忌用铁器(大黄、蟾酥)。

性状鉴别:呈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的不规则片状。除尽外皮者表面显黄 棕色或红棕色。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 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显微鉴别:韧皮部有大型黏液腔。髓部宽广,形成层成环。薄壁细胞含草酸 钙簇晶。

成分:游离型蒽醌(抗菌);结合型蒽醌(泻下);鞣质类(收敛)。 芦荟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荧光分析:正品在紫外光灯下显棕红色荧光,所有伪品都显蓝紫色荧光。 6、★何首乌:

来源:蓼科━何首乌━块根

成分:二苯乙烯苷化合物;蒽醌类衍生物;卵磷脂;鞣质;铁及锌。 性状鉴别: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显微鉴别:粉末黄棕色。草酸钙簇晶。

含量测定: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游离蒽醌。 伪品:蓼科━翼蓼(红药子)、毛脉蓼(朱砂七)。 归属蓼科的中药: 何首乌、虎杖、大黄、青黛、蓼大青叶。 ⑴均色偏黄。 ⑵均味苦涩。 ⑶成分均后蒽醌类衍生物、鞣质。 ⑷显微鉴别中均有草酸钙簇晶及异常构造。 ⑸均有微量升华和遇碱显红的特性。 7、★牛膝:(四大怀药之怀牛膝) 来源:苋科━牛膝━根。

成分: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排成数轮同心环(筋脉点)。 显微鉴别:异型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2~4轮。草酸钙砂晶。 区别:牛膝筋脉点2-4轮,川牛膝筋脉点3-8轮较牛膝多。 归属苋科的中药: 牛膝、川牛膝。 8、★川乌: 来源:毛茛科━乌头━母根(栽培品)。

成分:生物碱类(双酯类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圆锥形。向一侧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形成层类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列,呈V形排列。

安全性检测:制川乌含双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过0.15%。 区别:川牛膝:切断面有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异常构造)。

9、★附子:

来源:毛茛科━乌头━子根的加工品(栽培品)。

采收加工:6月下旬-8月上旬采收,摘取子根习称泥附子(鲜品,不入药)。

泥附子洗净后浸入食用胆巴水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晾干,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称盐附子。盐附子在煮透心后,除去外皮,纵切呈0.3cm的片,漂洗后再次蒸透晒干,称白附片。盐附子煮透心后,带皮纵切成0.5cm的厚片,漂洗后染成浓茶色,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干燥,称黑顺片。 成分:生物碱(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

乌头碱→(加工水解)苯甲酰乌头原碱→(加工水解)乌头胺

次乌头碱→(加工水解)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加工水解)次乌头胺 新乌头碱→(加工水解)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加工水解)新乌头胺 去甲乌药碱、氯化棍掌碱及去甲猪毛菜碱有强心作用。

性状鉴别:呈圆锥形。被盐霜。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称钉角)。 横切面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味咸而麻,刺舌。

10、★白芍:毛茛科━芍药━根(栽培品)。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挖。置沸水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 成分:单萜苷类(芍药苷)。

性状鉴别:呈圆柱形。表面光洁。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 显微鉴别:草酸钙簇晶。

11、★黄连:

来源:毛茛科━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雅连)、云连━根茎(栽培品)。 成分:生物碱类:小檗碱(其含量以栽培6年者最高)。 黄连碱和表小檗碱为黄连的特征性成分。 鉴别比较: 品名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味连 多分枝。形如鸡爪。过桥较短。 石细胞,均显黄色。碎步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 雅连 多单枝。弯曲如蚕。过桥较长。 皮层、中柱鞘和髓部均有石细胞。 其余味连。 云连 多单枝。弯曲呈钩状如蝎尾。过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桥最短。 归属毛茛科的中药: 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川木通。 黄连含量测定: 成分名称 含量标准 小檗碱 不得少于5.5% 表小檗碱 不得少于0.80% 黄连碱 不得少于1.6% 巴马汀 不得少于1.5% 12、★防己:

来源:防己科━粉防己━根。

成分:异喹啉生物碱类: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去甲基粉防己碱(汉防己 乙素)、防己诺林碱。

作用: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等具有镇痛、抗炎、抗过敏、降压、扩冠脉、 抗肿瘤等作用。总碱有肌松作用(为汉肌松的原料)。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圆柱形(形如猪大肠)。断面(车轮纹)有排列较稀疏的 放射状纹理。

含量测定: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总量不得少于1.6%,饮片不得少于1.4%。 13、★延胡索(元胡):(浙八味之一) 来源:罂粟科━延胡索━块茎。

成分:含多种生物碱。延胡索乙素有镇痛、镇静作用。 14、★板蓝根:

来源:十字花科━菘蓝━根。 成分:生物碱类:靛蓝、靛玉红。

性状鉴别:表面灰黄色。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 起。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金井玉栏)。

区别:南板蓝根:爵床科━马蓝━根及根茎。薄壁细胞中含有钟乳体(板蓝 根没有)。 15、★葛根:(习称野葛) 来源:豆科━野葛━根。

成分:黄酮类(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 性状鉴别:纤维性强。粉性足。 含量测定:葛根素不得少于2.4%。

区别:粉葛:豆科━甘葛藤━根。葛根素不得少于0.30%。 16、★甘草:

来源:豆科━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根及根茎。

成分:三萜皂苷类:甘草甜素(甘草酸,可水解成18β-次甘草酸和二分子 葡萄糖醛酸)。

性状鉴别: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形成层环明显,有裂隙显“菊 花心”。味甜而特殊。

显微鉴别:韧皮部和木部有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

含量测定:甘草苷不得少于1.0%;甘草酸不得少于2.0%。 17、★黄芪:

(完整)《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xadn36zfz3pebe0io3703gjy5zcvb00lsq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