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责成公司人事经理草拟了一个方案,试图满足工会的要求,给工人提高工资,以求合理解决劳资关系。这个方案基本要点是: 1.把工人数从现在的300人裁减到250人。
2.把工人原来的计时工资制改为工作表现奖金制。具体说,要重新制定每项工作的具体指标,对达到指标者付给一定额的工资,对未达到生产指标者,则要从基本工资中扣除15%;取消原来给每顶帽子的奖金制,改为实行超产奖励制,如超过基本生产标准10%者,则可拿到一定数目的奖金,如超过10%者,则可领到更多的奖金。
在此同时,苏珊对即将续订的劳动合同增加了两项新的内容:①在把现有职工削至250人后,公司同意不再裁减职工。②如果公司的年利润超过20万美元的话,公司将拿出10%的利润分配给职工。
工会已看过公司的新建议草案,虽然尚有些保留意见,但工会可能会接受公司的提议。工会还声称,如果在商讨新合同签订期间工人的工资尚未提高20%的话,那么新的合同建议就得废除。 问题:
试应用激励理论分析该公司改革前的工资制度。
案例12:新来的最高行政主管
美国XT电脑公司和硅谷的许多高科技公司一样,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但也面临着来自东海岸大公司激烈的竞争。公司刚开张时,一切就像闹着玩似的,高层管理人员穿着T恤衫和牛仔裤来上班,谁也分不清他们与普通员工有什么区别。然而当财务上出了毛病,局面大为改观,原来那个自由派风格的董事长居然留任,但公司却引进了一位新的最高行政主管J君。J君来自一家办事古板的老牌公司,他照章办事,十分传统,与XT公司的风格相去甚远。公司里的行政管理人员们总的态度是要看看这家伙能呆多久,这样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第一次公司内部危机发生在新的最高行政主管首次召开行政会议上。会议定于上午8点半召开,可有一个人9点钟才跌跌撞撞地进来。西装革履的J君眼睛瞪者那个迟到的人,对大家说,我再说一次,本公司所有的日常公事要准时开始,你们中间谁做不到,今天下午5点之前向我递交辞职报告。结果10名行政人员有2名辞职。
此后一个月里,公司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J君颁布了几项指令性政策,使已有的操作流程改弦易辙。从一开始起,他三番五次地告诫副总经理,一切重大事务向下传达之前必须由他审批,他抱怨下面的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等部门之间缺乏合作,而在这些关键领域XT公司都面临着挑战。J君还命令全面复审公司的福利待遇制度,然后将全体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消减15%,惹得他身边的一位行政管理人员向他辞职。研究部主任这样认为:“我不喜欢这里的一切,但我不想马上走,开发电脑打败IBM对我来说太有挑战性了”。生产部经理也算是不满现状的人,可他的话令人有些惊讶:“我不能说我很喜欢J君,不过至少他给我那个部门设立的目标我能够达到。当我们圆满完成任务时,J君是第一次感谢我们干的最棒的人。”事态发展的另一面是,采购部经理牢骚满腹,他说:“J君要我把原料成本削减15%,他拿着一根胡萝卜来引诱我,假如我能做到的话,他就给我丰厚的年终奖。但要达到这个目标简直就是不可能,从现在起,我要另找出路。” 但J 君对销售副总经理H君的态度却令人不解。H君被人称为“爱哭的孩子”。以前,他每天都到最高行政主管的办公室去抱怨和指责其他部门。J君的办法是让他在门外等,冷一冷他的双脚。见了他也不理会他的抱怨,而是直接谈公司在销售上存在的问题。过不多久,H君更多地跑基层而不是每天到J君的办公室。
随着时间的流逝,XT公司在J君的管理下恢复了元气。行政管理人员不得不承认,他对
9
计算机领域了如指掌,对各项业务的决策也无懈可击。然而,他对生产、采购部门却依然勒紧缰绳。公司再也听不到关于J 君的流言蜚语了,人们对他有了共识:他不是那种不了解这里情况的人,并且确实带领公司走上了正轨。
1.运用沟通理论分析案例中H君采取的主要是哪种信息传递方式?
2.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对研究部主任的激励主要应当考虑哪一方面的需要满足?
答案
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7.对 8.对 9.错 10.对 11.错 12.对
13.错 14.对 15.对 16.错 17.错 18.对 19.错 20.对 21.对 22.对 23.错 24.错 25.错 26.对 27.对 28.对 29.错 30.错 31.对 32.错 33.对 34.错 35.对 36.错 37.错 38.错 39.错 40.错 41.对 42.错 43.对 44.错 45.对 46.错 47.错 48.对 49.错 50.错 51.对 52.错 53.错 54.错 55.对 56.对 57.对 58.错 59.错 60.错
论述题
论述题1要点如下:
1.政治素质:这是最重要的,包括思想观念、政策水平、价值体系、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等。
具体内容包括:(1)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2) 现代化的管理思想;(3)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4)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2.业务素质:领导者具有的管理现代化企业的知识和技能。
包括: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基本理论2)原理、方法、程序、和相应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思想工作、心理学、人才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
3.业务技能:主要表现在:1)分析、判断、概括能力;2)决策能力;3)知人善任能力;4)组织、指挥、控制能力;5)沟通、激励、协调组织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6)创新能力。
4.身体素质:随着竞争的加剧,组织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组织管理者要有较好的智力、体力和精力去应付繁重的工作。 5.心理素质。
论述题2要点如下:
1. 求维持最少的部门,这是精简组织机构的要求;
2. 部门划分应有弹性,不可僵化,应当随着业务需要而增减; 3. 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应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4. 各部门的工作量应基本平衡,避免忙闲不均和苦乐不均; 5. 业务部门和检查部门应当分设和考核。
论述题3要点如下:
1.安全文化的含义 2.安全文化的功能 3.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10
4.结合实际阐述建设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论述题4要点如下:
1.集权是指权力往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的集中;与此相对应,分权是指权力在组织系统中各级管理层次上的适当分散。
2.集权和分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集权意味着组织中的全部权力集中在一个主管手中,组织活动的所有决策均由主管作出,主管直接面对所有的实施执行者,没有任何中间管理人员,没有任何中层管理机构。这在现代社会经济组织中显然是不可能的。而绝对的分权则意味着全部权力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甚至分散在各个执行、操作者手中,没有任何集中的权力,因此主管的职位显然足多余的,一个统一的组织也不复存在。
3.集权的优缺点分析 4.分权的优缺点分析 5.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
论述题5要点如下: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向企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目标管理制度的优点:
(1)目标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标准很难统一。
(4)企业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论述题6要点如下:
1.西方管理理论中常见的人性假设包含以下四种: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 2.回答完整这四种人性基本观点。 3.各自采取的管理方式。
论述题7要点如下:
1.计划:销售规划的制定 2.组织:销售网络的组成 3.人力资源管理:销售人员的招聘、培训及绩效考核等 4.领导:销售队伍的建设与销售工作的开展
5.控制:销售绩效的考核与监控 6.创新:销售方法、销售渠道和销售组织的创新
论述题8要点如下:
期望理论的基本模式为: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用字母表示可以写作:M=V×E。这里,M是Motivation的缩写;V是Valence的缩写;E是Expectancy的缩写。其中,激励力量是指动机的强度,即特定活动或目标对个体积极性和热情的激发程度。效价是指个体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价值评判。期望值是指个体对某一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估计。在企业活动中,由于不同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要的取向不同,对于同一个目标的价值
11
判断就会不同。比如,关于努力工作后的丰厚奖金,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员工来讲,目标价值就大;而对家庭生活较为富裕的员工来讲,目标价值就小。另外,同一个目标,即使是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价值也不一定相同。一般地讲,人越需要的东西,它的目标价值就越大。期望值是个体对其行为能否达到工作绩效和目标的主观概率,即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和得到奖酬的可能性。这种主观概率受每个人的个性、情感、动机的影响,因而人们对这种可能性的估计也不一样。个体认为可能性越大,吸引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期望理论认为,工作或目标对个体激励力量的大小,不单取决于效价或期望值的大小,而取决于二者合力的大小。
有些经理人不愿尝试的股票期权的原因:期望值不高,因为我国股票市场不规范,并且我国经济法规定经理人员在其任职期内不能兑现其股票,这就是期望值不高的原因。
论述题9要点如下:
(1)领导特质理论 (2)领导行为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 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业务技能、身体素质 修养:(略)
论述题10要点如下:
(1) 简述霍桑试验的结论 (2) 结合实际分析
论述题11要点如下:
(1)可持续发展内涵 (2)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3)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
论述题12要点如下:
(1)管理的定义、特征、核心、管理者的素质 (2)结合实际分析
案例分析题
案例1分析要点如下:
1.“能人”能在他的情商高,善于沟通,他用很多时间去广泛地结交朋友,掌握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为其销售工作打下基础。
2.实质是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是管理的基本特征。3.自我评价与期望。
案例2分析要点如下:
1.张总经理与唐副总经理各自采用的领导方式是什么?2.两种方式的比较。 3.结合领导方式理论,分析为什么他们都能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
案例3分析要点如下:
1.什么是人才;2.人才的素质;3.人才的价值;4.获得人才的方法。
案例4分析要点如下:
1.层次管理和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是本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在不同意见和矛盾处理过程中小李要保护好自己。 3.提出一种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
案例5分析要点如下: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