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重力与弹力
物理观念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重力的三要素。 核心素养 2.知道重心的概念、物体的重心位置与什么有关。 3.知道形变、弹性形变、弹性限度和弹力的概念,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分析弹力的有无,会判断弹力的方向,并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4.了解胡克定律,会计算弹簧的弹力。
知识点一 重 力
[观图助学]
会用“悬挂法”判断形状不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 1.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的微小形变。 2.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1.重力和重心的概念 产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大小:G=mg,式中G、m、g的单位分别为N、kg、N/kg(或m/s) 大小 (2)测量: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被测物体,当处于静止状态时,示数即为其重力大小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1)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心 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即为物体的重心 (2)决定重心位置的因素:①物体的形状;②物体内质量的分布 2.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
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
1
2
(2)力的示意图
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这种粗略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示意图。 [思考判断]
(1)重力的方向也可以表述为指向地心。(×)
(2)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3)只有物体的重心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4)两个力的大小都是5 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重力是非接触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物体所受重力与所处的运动状态及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重垂线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如图描述的是“三毛”拉车的情景。
力的图示能表示力的三要素,精确表示力时经常用到。
力的示意图只能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在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时经常用到。
知识点二 弹 力
[观图助学]
2
跳板为什么能将跳水运动员弹起?
压缩的弹簧为什么能使小车向左加速运动?
1.形变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改变。
?形状的改变:如弹簧长短的变化等。?
(2)形变的形式?
?体积的改变:如用力挤压排球,排球体积变小等。?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3.三种常见弹力的方向
常见弹力 压力 支持力 绳的拉力 [思考判断] (1)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2)弹力可以发生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
(3)有些物体的形变是明显的,有些物体的形变是微小的。(√) (4)支持力的方向一定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5)弹簧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微小形变:有些物体的形变很微小,需借助仪器才能观察到。
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压缩或被支持的物体 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弹力方向
光学放大法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