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7:05: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方案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以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鄱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湖区人民健康安全等为主要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大工程之一,是保障湖区粮食安全的关键性水源工程,是保障湖区人畜饮水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改善湖区枯季航运的重要手段,是防止血吸虫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是生态立省、维持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需要。工程按“调枯不调洪”方式运行,按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要求控制相对稳定的鄱阳湖水位,提高鄱阳湖枯水季节水环境容量,达到供水(灌溉)、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消灭钉螺、航运、旅游、发电以及水产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1、调度运行方式

(1)主汛期:5月1日~8月31日,闸门全部敞开,江湖连通。

(2)蓄水期:9月1日~9月30日,当湖水位达到15.5m(黄海高程系,下同)时,控制闸门开度,使湖水位维持在15.5m左右;若遇枯水年,9月1日湖水位低于14m,在满足航运、水生态与水环境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控制闸门开度,尽快充蓄,并控制湖水位不超过15.5m。

(3)补水期:10月1日~10月31日,加大枢纽泄量,将湖水位降至调控高水位14m,以补充下游因三峡水库蓄水造成的外江水量减少。

(4)供水期:

1) 11月1日~次年2月底,为满足通航、生态基流需求,枢纽最小下泄流量按925m3/s控制,并尽量使湖泊维持在调控高水位运行;

2) 3月1日~4月30日,加大枢纽泄量,至4月30日将湖水位降至调控低水位12m。

2、工程布置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鄱阳湖入江水道,上距星子县城约12km,下至长江汇合口约27km,地理位置为东径116°07′,北纬29°32′,坝址控制鄱阳湖水系全部流域面积。坝址左岸为长岭山,山顶高程为129m;右岸为屏峰山,山顶高程为149.2m;两山之间湖面宽约2.8km。坝址处地形较对称,两岸均为岩质边坡,地形、地质条件较好;水道主泓靠右岸屏峰山,基岩埋深相对较浅。

鄱阳湖水利枢纽由闸坝主体工程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工程两部分组成。

(1)闸坝主体工程

从左至右工程布置依次为: 土石连接坝段:长107m。

船闸:通航标准为2000t级,采用三线一级船闸,船闸规模按Ⅱ(1)级航道标准通航1顶4驳8000t级船队配套,规划货运量6450万t。闸室有效尺寸采用240m×34m×4.5m(长×宽×最小槛上水深),船闸段总长396m。

船闸隔流堤:长60.7m。

泄水闸:轴线总长2191m,从左至右依次分为Ⅰ、Ⅱ、Ⅲ、Ⅳ四个区,共111孔,单孔净宽16m,总净宽1776m。其中Ⅰ、Ⅱ区67孔,底板顶高程5m;Ⅲ、Ⅳ区44孔,底板顶高程1m。泄水闸最大过流量32760m3/s。

电站厂房:共布置8台单机容量1.15万kw灯泡贯流式机组,总装机9.2万kw,厂房总长209.2m。

过鱼建筑物:设置在电站厂房右侧滩地上,采用阶梯式鱼道结合仿自然通道的综合形式,共设216级,其中过鱼池196级,休息室20级,轴线全长约910m。鱼道上口长22.27m。

闸坝轴线:总长2986m。 (2)自然保护区保护工程

为使自然保护区内水位满足正常消落的需要,在闸坝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设计安排对鄱阳湖(吴城)、南矶两座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进行防护,防护工程措施为:结合区内各小湖泊自然形成的高地边滩等地形条件,修筑部分湿地生态低矮小土堤,使保护区形成相对独立的防护圈,在各独立防护圈内设节制闸、排涝站,控制防护圈内水位,以满足自然保护区湿地正常运行要求。两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防护总面积445km2,防护堤总长38.11km,节制闸16座,电排站9座,电排站总装机11948kw,排水沟整治5km。

3、工程效益: (1)生态环境效益

总体水质:据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专题研究成果,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枯水期(10月~次年3月),鄱阳湖水体面积和容积较天然状态下有较大增加,对鄱阳湖水体稀释与降解入湖污染物有利。出湖水量与天然相比基本不变,即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仅对出湖水量进行年内调节,基本不影响鄱阳湖水体的交换。因此本工程建成后有利于改善鄱阳湖枯水期水质,对平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则基本没有影响。

湿地保护效益:工程的实施将使枯水季的湿地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改变因枯季湖泊干涸而导致的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使鄱阳湖湿地面积及环境得到充分的保护。当工程实施后,鄱阳湖14~16m之间有约600km2的草沼湿地,加上两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面积约445 km2,鄱阳湖有约1000 km2稳定的草沼湿地。同时由于自然保护区内的防护区的枯水期水位可根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调度管理,对区内的动植物的繁衍和候鸟的栖息觅食提供了有利条件,对生物多样与湿地均能产生积极影响,使保护区内的水环境朝着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

血防效益:本工程建成后,为根治鄱阳湖区血吸虫病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我国目前灭螺实践经验,针对鄱阳湖区采用蓄水灭螺方法是目前最经济又不污染水体的有效灭螺方法。本工程减少湖区有螺洲滩面积72%以上,具有巨大的淹灭钉螺效益,辅以其它措施,可基本消灭鄱阳湖洲滩钉螺,基本消灭湖区血吸虫,改善湖区人民生活生产的环境,为保障湖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2)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A、水资源综合利用:

农业灌溉:鄱阳湖区是我省降水低值区(多年平均降水约1450mm),也是我省蒸发高值区(多年平均蒸发量约1100mm,E601),流入鄱阳湖的过境水量是湖区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而巨大的水位变幅制约了湖区的农田灌溉。近年来,由于8月份鄱阳湖就出现历史上同期水位最低的现象,已直接影响到

搜索更多关于: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方案  的文档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方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xi5n43i3q9kfa2517te4mn0g1mmp000jp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