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十三章: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40: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十三章 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 细胞学实验技术

【知识概要】

一、玻片标本的制作技术

制作玻片标本对认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玻片标本有临时玻片标本(如涂片、压片、临时装片)和永久玻片标本(如永久装片、切片)。

1.涂片法

涂片法是将材料均匀地涂布在载玻片上的一种制片方法。

涂片材料有单细胞生物、小型藻类、血液、细菌培养液、动植物的疏松组织、精巢、花药等。

涂片时应注意:(1)载玻片必须清洁。(2)载玻片要持平。(3)涂层须均匀。涂抹液滴在载玻片中间偏右,用解剖刀刃或牙签等涂匀。(4)涂层要薄。用另一载玻片作推片,沿滴有涂抹液的载玻片面(二载玻片夹角应为30°~45°)由右向左轻轻推动,涂成均匀一薄层。(5)固定。如需固定可用化学固定剂或干燥法(细菌)固定。(6)染色。细菌用亚甲基蓝,血液用瑞氏染液。染色液要盖住全部涂面。(7)冲洗。用吸水纸吸干或烤干。(8)封片。长期保存用加拿大的树胶片片。

2.压片法

压片法是将生物材料置于载玻片和盖片之间,施加一定压力,将组织细胞压散的一种制片方法。

压片法的一般过程:(1)取材。观察细胞分裂,应选取细胞分裂旺盛、新鲜的组织细胞为材料。如根尖、茎尖分生组织、骨髓细胞、花药(花粉母细胞)。精巢(精母细胞)等。(2)固定。材料固定可根据需要而定,取材后立即压片观察,可不作单独固定处理(与染色同步进行);取材后不立即视察,可将材料用固定液(一般用醋酸酒精固定液)固定。固定2~24小时(因材料而异)后用95%乙醇清洗,保存于70%乙醇中,备用。(3)离析。对细胞不易散开材料用水解分离液(如1N HCl或盐酸一酒精液)处理,一般处理6~20min,解离后经水漂洗后方能染色。(4)染色。染色剂种类很多。观察染色体常用醋酸洋红染色液染色。(5)压片。将材料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或染液,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压片。(6)观察。压片后,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3.装片法 装片法是将生物材料采取整体封固制成玻片标本的方法,用此法可制成临时或永久装片。

装片材料有:微小生物如衣藻、水绵、变形虫、水螅,植物的叶表皮;昆虫的翅、足、口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

装片法制作时应注意:(1)手持载玻片时,应注意持平,或放在平台上。滴水时水量要适当,以恰好被盖玻片盖满为度。(2)应将材料用解剖针或镊子展开不使重叠,展平在同一平面上。(3)放盖玻片时,从一侧慢慢盖在水滴上,防止出现气泡。(4)染色时,将一滴染色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盖玻片下的标本均匀

1

着色。着色后,用同样的方法,滴一滴清水,把染色液吸出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二、显微镜基本实验技术

1.低倍镜(4X、10X)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操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光度调节。正确对光是能否成功地观察到物象的首要条件。对光时,先把聚光器上提,打开可变阑,转动反光镜,这时一边看镜内视野,一边调节聚光器螺旋,直至视野内得到均匀而明亮的光线。(2)焦距的调节。调焦时,先把观察的切片,用推进器对正通光孔中央。然后分两步调焦。先用粗调器定焦,用左眼看目镜,使粗调器慢慢上升,直到能清楚地看到标本为止。随后调节细调器,使镜筒微微升降,至物象更清晰为止。

2.高倍镜(40X)的使用方法

(1)将在低倍镜中找到的物象欲放大部分移到视野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使40X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时从侧面注视物镜,以防镜头紧压玻片。(3)调节细调螺旋,使物象清晰。

3.油镜(100X)的使用方法

(l)先用低倍镜找到欲观察细微结构,将其结构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2)下降镜台,在玻片标本上滴一滴香柏油,转换油镜。从侧面注视油镜,把镜台上升,使油镜头浸在香柏油滴中。(3)转动细调螺旋,使物象清晰,进行观察。(4)观察完毕,用镜头纸擦去油镜头和玻片上的香柏油,再用少许二甲苯或乙醚 / 无水乙醇把镜头擦干净。

4.安装指针的简易方法

将目镜的上盖(一片透镜)旋下,剪取一小段头发(其长度约等于目镜的半径),用镊子夹住一端,将另一端蘸少许中性胶,将其粘在目镜内壁的金属光栏(一铁圈)上。稍干后,旋紧上盖,即可使用。

三、单细胞的计数方法

在细菌培养和体外细胞培养,以及环境监测血液检查中常常需要统计细菌、细胞、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血细胞、花粉等数量。细胞计数方法的原理是把一定体积的细胞液体,在显微镜下直接计算其个数,利用所得结果推算出每毫升水体中的单细胞数。具体方法如下:

1.水滴计数法

用管口圆而平滑、大小适宜的吸管,吸取1mL水,然后测定这一吸管1rnL水可滴出多少滴水(反复测定,直到准确为止)。这样可以计算出该吸管滴出的每一滴水的体积。用吸管取样时,如果单细胞是活动的要用碘杀死后,再计数;如果样品浓度太大,计数困难,按倍数稀释到适宜的浓度;另外,取样前必须搅拌,搅拌后,立即取样。取样后,在显微镜下计数,得到一滴水中细胞数的平均值后,可依下列公式求出1mL水体中所含细胞的数目。

1mL水体中含细胞数=计数平均值×定量吸管每毫升的滴数×稀释倍数

2.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血球计数板是由一块厚玻片特制而成,其中央有两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划分出9个大方格(见下图),每格面积1mm,加盖玻片后的深度为0.1mm。因此,每大方格容积为0.1mm。另外,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16个小方

2

2

格,供细胞计数用。

1 2

3 4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

l.顶面观 2.侧面观 3.放大后的网格 4.放大后的计数室

计数方法:首先用吸管吸取少许稀释倍数的单细胞悬液,从盖片端滴一小滴(不宜过多),液体自行向内渗入,静置数分钟后,再放在微镜下观察计数。一般选取计数室内四个角及中央五个中方格(80小方格)计数,若细胞位于小方格的线上,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以减少误差。计数应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数完毕后,依下式计算:

每1mL悬液细胞数或每克细胞数=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 80×400×10000×稀释倍数

四、显微测微尺的应用方法

显微测微尺是在显微镜下测量生物细微结构的测微工具,用它测量细胞各部分的厚薄和大小。

显微测微尺(见下图)包括目镜测微尺(目尺)和物镜测微尺(台尺),测量时须将其配合使用方可达到测量目的。目镜测微尺为一圆形玻片,玻片中央有一横线刻有大小格的等距离线。物镜测微尺有一特制的玻片,中央圆圈内有一1mm长分为100个等距小格的刻线,每一小格即10μm。

3

目镜测微尺 物镜测微尺

显微测微尺

测量方法:首先须算出目镜测微尺的每一格在不同倍物镜下各为多少μm。即取下接目镜卸下透镜,装上目镜测微尺。然后将物镜测微尺放在镜台中央,眼观目镜,调好焦距,使两种测微尺上的刻度平行并重叠在一起。按下面公式计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实际长度。

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μm)=物镜测微尺的格数 / 目镜测微尺的格数×10 计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实际长度后,再在镜台上放上需要测量的物体标本或玻片标本,即可用目镜测微尺测出它们的长度。 五、显微结构图的绘制技巧

生物绘图是科学记录的一种方法。绘图时应注意:(1)绘科学图以精确为主,不能艺术加工渲染。(2)只在纸的一面绘图。绘图时要用2H以上绘图铅笔,纸面力求整洁。(3)绘图大小适宜,布局合理。一般要求图画在纸的稍偏左侧,留出图注的位置。(4)图的各部分的位置和比例,应与显微镜中实际观察的一致,而要注意突出显微结构的每个特征。(5)显微构造图的点线不要重复描绘。以实线表示轮廓,虚线表示被遮蔽但需表现的轮廓,用圆点的疏密来表示明暗、凹凸等层次。点点时笔尖直立。点的大小、疏密要均匀、整齐、浑圆。(6)绘图时,一般先草拟轮廓图,经检查无误后,再以准确、清晰的线作最后的描绘。

【解题指导】 例1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要看清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目镜、物镜的合理搭配应该是

A 目镜(24X)、物镜(10X,N·A0.25) B 目镜( 5X)、物镜(40X,N·A0.65) C 目镜(10X)、物镜(40X,N·A0.65)

D 目镜(24X)、物镜(40X,N·A0.65)

析 此题属镜像亮度问题。镜像亮度与物镜镜口率(N·A)平方成正比,与总放大倍数成反比。由此,在总放大倍数相同情况下,要使物像亮度增加,应该使用高镜口率(N·A)的物镜与低倍目镜配合,根据这一原理应选择C。

例2 在观察显微镜时,经常遇到以下5种现象:(1)视野亮度晃眼;(2)视野不圆;(3)对光时视野中出现窗棂、树影等物现象;(4)只见视野不见图像;(5)图像结构不完整,试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排除方法。

析 (1)视野亮度晃眼,可能原因:①反光镜直射强光源;②光照到通光孔上缘。

4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十三章: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xi941q7ud9bpag88ny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