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6分)
(3)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4分)
29.读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图和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韩国
我国东部我国中西
我国台湾、日本→→→
沿海地区部地区
香港地区50年代 60~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后期
- 9 -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原因是什么?(4分)
(2)20世纪80年代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直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4分)
(3)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入地区变为转出地区的原因。(4分)
(4)读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方向。(4分)
- 10 -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25.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D C D B B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D C B C D C C
21 22 23 24 25 26. (10分)(1)属于热带
D B A C D 季风气候,终年高温,
夏季多雨;地区面积大,热带(季)雨林面积广大(地区跨度较大);地势起伏大,自然条件地区差异较大;人类开发破坏较少,动植物丰富。(4分)
(2)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加强,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涵养水源能力下降。(3分) (3)控制橡胶树种植规模;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3分)
27. (共10分)(1)(3分)寒冷干燥。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大。(2)(3分)纬度相对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处于中俄边境,距离较近,交通便捷。(3)(4分)丰富的矿产资源;较为充足的水源。一些工业部门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一些工业部门以农产品为原料,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28.(14分) (1)(4分)①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②水污染①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②生活污水污染(2)(6分)珠江三角洲: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长江三角洲:浦东新区的开发,
- 11 -
吸引了大量投资;有产业基础、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 (3)(4分)问题: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措施: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发展信息、交通、金融等服务业,构建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9. (16分)
(1)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4分) (2)80年代中西部经济水平低,内部交易成本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优惠政策。(4分)
(3)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等问题,使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逐渐下降。(4分) (4)①利用已有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经验,加快技术革新,大力开发自主品牌;②完善现有的流通渠道,大力发展物流、会展等服务业,开拓国内外市场。(4分)
》》》》》》》》》》》》》》》》》 》》》》》》》》》》》》》》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