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段(3~4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活动建议
? 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 通过对自然物或人造物的拓印以及颜料的滴洒等方法,了解不同的肌理效果。
? 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手法进行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
? 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 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
? 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 用纸版印制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物。 ? 用日记画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情感。
? 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包括人物头像和全身、玩具等),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
? 用各种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评价建议
? 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 是否认识原色、间色、冷暖色,并能调配出间色。 ? 能否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 ? 能否用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写生,表现出物体和人物的特征。 ? 能否动脑筋,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教学活动建议
?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描绘、拼贴、堆积、组合
等手法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获得视觉和触觉经验。
? 用平面或半立体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
? 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
?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纤维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 用撕、剪、刻、折、卷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
? 利用多种媒材,如蛋壳、羽毛、废包装盒、秸秆等当地媒材制作作品。 评价建议
? 能否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
? 能否大胆地进行想像,并表达自己的创意。 ? 能否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活动。 ? 能否注意设计与功能的关系。 ? 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建议
? 欣赏画家创作的、学生感兴趣的和易于理解的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
? 以调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所在地区有特色的建筑,了解其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功能。
? 欣赏情节性较强的中外美术作品,认识该类美术作品的特点。 ? 举办小型的展览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美术作品或印刷品。 ? 认识常用图形符号的特点及作用,欣赏与分析其创意。
? 欣赏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了解民间艺术中的象征和寓意。 ? 观赏一组民居图片,分辨出南北方民居及其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 在相关的音乐情境中,欣赏一组表现山、水(如山林、小溪、泉水、江河等)的中外美术作品,感受不同的情趣和境界。 ? 欣赏中外面具艺术。 评价建议
? 是否对欣赏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热情。
? 能否以独立和合作的方式,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 能否用恰当的词语、短句等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 是否具有收藏艺术品或印刷品的爱好。 ? 能否识别常用图形符号。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活动建议
? 根据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
? 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讨论并选定设计方案,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美化教室或学校环境。
? 根据童话故事或某一情境设计、制作简易木偶、乐器、皮影等作品,并表演舞蹈、童话剧和皮影戏,举行集体生日庆祝等活动。
? 采用拼贴、简易沙盘等方式设计、制作现在或未来的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
? 设计制作家电、家具等模型,模拟商品交易,或用这些作品布置成家庭室内设计模型,进行展示,并对作品的效果作出评价。 评价建议
? 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 是否对媒材的形与色感兴趣,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废旧材料。
? 是否对材料进行了联想。
?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地利用媒材进行创造。
?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 能否对活动进行预先准备,并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 能否与同学合作。
第三学段(5~6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活动建议
? 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 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 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 ? 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 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制实践。 ? 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 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评价建议
? 是否初步认识形、色、肌理和空间等在造型活动中的作用。 ? 能否尝试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进行表现。 ? 能否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事物的比例关系。 ?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初步运用构图知识。
? 能否用近大远小或平行透视的规律,初步表现空间关系。 ?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与和谐的知识。 ? 能否运用所学过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 ? 能否大胆地用图像和立体造型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教学活动建议
?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为社区或村庄、学校、运动会、文娱活动以及节庆等设计制作标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