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字之初,本为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9:06: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 ——汉字的起源

234200 安徽省灵璧中学 刘培胜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信息。 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过程:

引入:

同学们,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学生答)(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有人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因为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最古老的文字,这种古老的图腾至今仍然充实着中华民族不灭的灵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汉字神秘的面纱。 一、汉字的起源

请同学们看幻灯片,这是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答) (图画是汉字的起源??)从哪儿可看出?还有吗?(从图画到文字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对!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幻灯片)启示一:汉字源于生活;启示二:汉字源于图画。 文字因生活交流需要而在生产生活中产生,汉字起源于图画,也就是标题中所说的《字之初,本为画》。少数民族以及世界上的古老文明的文字也都与图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课本引子里所说的“神的诞生”纳西文字就是图画文字,还有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都可是用简单字形描画某个东西。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要想记录一些事情或向他人传递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画幅图画来说明,古人这种画图记事,画图示意的办法和今天有的网吧招牌上画几台电脑、公用电话亭画个电话机有着相似的作用。 有关汉字的起源还有哪些说法?(要求课前找资料)(幻灯片显示)

对汉字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图画说等等。要想详细了解,感兴趣的话大家可登陆www.yywzw.com即语言文字网自己去研究。

其实,不管是什么起源传说,从这些传说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最早出现的文字是图画文字。

二、辨认古体字

下面检查预习情况(幻灯片显示) 问:这些古字(P39)都是文献资料中显示的某些汉字的比较原始的写法,请同学们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字,并比较一下它们与今天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大家讨论一下,把答案交流一下,然后起来回答。 (前后位讨论交流)(学生答)(老师点拨提示)

(1)识别古代汉字。课本中所列古文字对应今天的汉字分别是:“舟、车、册、又、

1

其(“簸箕”的“箕”的本字)、月、川、刀;门、凤、鱼、鹿、羊、牛、犬、豕;下、亦(“腋”的本字)、龙;贝、翼、射、立;女、妇、乳、毓(同“生育”的“育”);书、从、莫(“暮”的本字)、明”。 (2)了解造字方法。课本中所列古文字的造字方法和演化情况分别是:第一行:象形字。“车”的繁体“車”,原本有两个车轮,后来简化只剩一个车轮。“其”表示“其”是同音假借。第二行:象形字。“凤”的繁体“鳳”,在象形字形的基础上加了表音的声旁“凡”(原来的“丶”变成了“鳥”),成了形声字“鳳”。古汉字“豕”和“犬”的区别在于“豕”尾巴短,“犬”尾巴长,“豕”的肚子肥,“犬”的肚子瘦。第三行:“下、亦”是指事字。“下”字是在一横下面加上一短横;“亦”字用两点点出人的两腋位置。“龙”是象形字,“龙”的繁体“龍”。第四行:象形字。“射”像人手拿弓箭要发射的样子。“

”表示“翼”,像鸟的翅膀。第五行:“女”是象形字。古代妇女地位低,所以“女”

字像一个敛着双手跪坐着的人。“妇”繁体“婦”,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乳”是会意字,像一人胸前乳头突出,双臂抱子喂奶,后来把字形左右切割,左边手臂和“子”结合,右边仅剩下了弯钩。“毓”是会意字,字形表示母亲生育孩子。“子”倒写,下边的小点表示血水。后来“母”旁变成“每”旁,倒“子”和小点合并成“”旁。第六行:会意字。“书”的繁体“書”,表示手拿毛笔写字。“比”表示一人跟从另一人。“莫”字像日在草丛中,表示太阳将落下,假借表示否定义的“莫”。“明”表示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义。 象形字“犬”与一只狗的形状已经没有什么联系了,这是因为随着汉字的漫长演变,字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不再像这种事物的形状了。比如小篆“龙”已与金文的“龙”有很大不同了。 三、汉字的演变

接下来,请欣赏一段视频,在视频里就可以清楚看到汉字形体是如何演变的。 (幻灯片显示) 汉字从最初的画图到现在的横、竖、撇、点、折,方方正正,便于书写。汉字字体经历了哪些变化?

其中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是五种正式字体,草书、行书等是辅助字体。 除了以上的字体,在我们的电脑上还有一些字体,如宋体、黑体,仿宋体等等。 下面就要考一考大家,看看幻灯片上的字是什么字体。 提示:辨认的时候可以依据它的象形程度和线条的变化。

(幻灯片显示) (一)甲骨文

甲骨文产生于商代,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的特点:

1. 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甲骨文以象形、会意居多,形声字只占27%左右。尤其在早期甲骨文中,有些象形字的写实性很强,形象逼真。

2. 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异体字很多。有些字的结构成分多少不确定。如“羴”字有由三个“羊”组成的,也有四个“羊”字组成的;“渔”有一个“鱼”旁的,也有四个“鱼”旁的。有些字构成成分不确定。如“牢”有从“牛”的,也有从“羊”的;“逐”字或从“豕”或从“鹿”或从“兔”。有些字书写的方向不固定。如“臣”字有正写、反写、侧写等几种写法。

2

3. 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这一特点与书写的工具密切相关。商朝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书写是用毛笔,甲骨文已有“笔(聿)”字,正象手执毛笔之形。但是占卜的內容需要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用刀刻写就无法保持毛笔字的笔法和笔画结构,于是因材而施,改曲笔为直笔,改粗笔为细笔。 (二)金文

金文是是通行于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它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金文最早见于商朝后期,一直延续到战国,西周是其全盛期。金文总数有三千多,其中二千四百多字已经考定。

金文与甲骨文是同一体系的文字,但在字体上由于书写工具和方法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金文是用毛笔书写,然后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所以充分体现了毛笔的笔法。 金文的特点:

1. 仍以象形、会意为主,象形字的形象性仍很强。但形声字明显增加,已占60%左右。 2. 笔画丰满圆润,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 (三)篆书

篆书有大篆和小篆的区别。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大篆的特点:比金文整齐,笔画均匀。

小篆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字形更匀称、整齐,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字形明显简化了,笔画粗细一致,线条圆转匀净颀长。 (四)隶书

隶书,秦汉时使用的一种字体。 隶书的特点:

用平直方正的笔画取代了圆润曲折的线条。隶书把小篆的圆润线条变成方折笔画,彻底改变了汉字的象形面貌,使汉字由繁趋简,奠定了方块汉字的基本形状,使得汉字成为完全符号化的文字。

(五)草书和行书

草书和行书是辅助性字体。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今草产生与东汉末,形体连绵,变化多端,字字盼顾呼应,贯通一气。狂草产生于唐代,变化多端,极难辨认。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一直运用至今,形体接近楷书,笔画连绵,各字独立,易写好认。是楷书的辅助性字体。

(六)楷书

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的常用字体。 楷书字形方正,笔画平直,书写方便。

看来大家对汉字字体的演变已基本掌握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汉字字体演变有什么规律。 先看看鱼从甲骨文到草书有什么规律。(幻灯片显示) 我请学生来回答。

老师总结: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古文字所使用的字符逐渐改变成比较平直的线条,象形程度降低,字形趋于方正。主流的演变趋势是笔画变少、书写简化即由繁到简。 四、汉字造字法

了解汉字字体的演变,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学习汉字就等于进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越学越有意思。我们再来看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

3

引导明确:(幻灯片显示)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包括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1)六书的历史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 (2)六种构造条例解说

①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②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 ③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④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⑤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⑥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

(3)六书的运用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五、拆解古文字

下面我们就小试身手吧,看看P42练习二。 引导指导学生。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拆解汉字,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特别是象形字、会意字的结构特点。注意让学生体会:有些象形字直接画出来会比较扁,为了顺应汉字书写习惯,就把它们竖起来(课文中“虎”也是一例)。古文字形的构件间的关系比较重要,是否接触、谁上谁下,可能都有讲究。参考答案:“梦”,像一人躺在床上,瞪大眼睛、手舞足蹈的样子,表示睡觉做梦。“伐”字从人从戈,是会意字,像人手持戈砍对方的头。“戍”字也是从人从戈的会意字,不过戈没有架到人脖子上,而是由人扛着,表示武装守卫。

拆解汉字是很有意思的,对汉字进行一种新的解释也别有一番风味。 请看幻灯片。 六、欣赏拆字艺术

请看幻灯片。

七、结束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汉字的演变特点和构字方法。相信大家已经领悟到了汉字的神奇和趣味。(幻灯片显示)

下面布置作业(幻灯片显示)明天上交。

刘培胜 安徽省灵璧中学高中语文组 15555769981

4

搜索更多关于: 字之初,本为画 的文档
字之初,本为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xomb1glth6ehs64cpb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