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交通法规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 2、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断提高交通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意识。
二、新课:
1、认识交通警察。 (1)学生自读书。 (2)出示图片。 (3)学生看图说说:谁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你心目中的交通警察是什麽样的 形象? 教师补充: 交通警察是国家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的武装力量,他们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不 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坚守岗位,指挥着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只有服从交通警察的 指挥,才会有良好的交通秩序,才能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认识交通标志。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在出行中观察道路边的各种交通标志,能说说你们观 察到了什么吗? (2)出示挂图,请学生指出图中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并说出它的作 用。 (3) 在我们日常的出行中, 当看到这些交通信号、 标志和标线时, 应该怎样做? (4)教师归纳 其实,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共有 100 多种,今天我们认识的只 是其中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3、过渡: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以上这些必要的交通措施外。国家还制定了 相关的法律规定,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 (1)出示图片 说出图片上行为的对与错,为什么? (2)说说你在出行中,看到人们是怎样遵守交通法规的? (用具体事例、自画画或图片说明,可以把图片、自画画粘贴在黑板上) (3)请你对着图上的内容,说一句赞扬或警示的话。 (4)怎样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交通标志和交通法规让更多的人都知道? 老师提意:用我们搜集的材料制作一期《注意交通安全》的黑板报,向更多的老 师和同学宣传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1、说说你记住了哪几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2、学习了交通法规和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后,检查自己,并写一条警示句。
4
第五讲 乘车的安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乘车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陆地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对交通安全应急常识知识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学会自救、 互救,以及应对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车辆已经越来越快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它给我们 的出行,带来了便捷的条件,节省了很多时间。骑车、乘车也是一门学问,下面 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有关这方面的交通安全知识。
二、骑自行车应该遵守的规定
1、请有骑自行车经验的学生交流。 2、看书上的插图,判断对错。
3、教师小结: (1)未满 12 岁的儿童不准在马路的慢行道上骑车。 (2)自行车的铃、闸齐全并有效。 (3)骑车时应靠右边慢行道行驶,人行道上不准骑自行车。 (4)不闯红灯,拐弯减速慢行;不准双手离把,不准追逐打闹。
三、乘汽车的安全
1、学生各自谈谈乘公共汽车、打的车、摩托车时的安全做法。
生:上下车要有秩序;上车后要抓牢、扶稳;乘车时头、手等身体部位不能伸出 车外; 下车时要等车子完全停稳, 不急于跳车;不随意在车内说话、打闹。
生:下车后,如果想到马路对面去,不要在车前、车后突然横穿马路,车子开走 以后,看清有无车辆行驶,再穿行;乘坐小型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乘坐摩托车 时,要戴好头盔等。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自己再结合课本,看看课本上还有什么补充。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 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 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 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四、遇到交通事故时怎么办 1、观看相关的录象,学习正确及时的处理方式。 2、布置场景,让学生模拟练习交通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
五、小结:
1、总结骑车、乘车是的交通规则。
2、遇到紧急事故不要慌张,运用所学到的自救和互救本领。
5
第六讲 体育活动的性质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原则性。 2、明白体育活动要做到合理安全。 二、活动过程:
(一)体育活动的科学性 参加体育活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这样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 的兴奋性,反应速度加快,协调能力加强,有助于完成各种动作,有效地防止肌 肉、韧带和肌腱受伤。
(二)体育活动的合理性 体育活动要做到合理性,就是指要注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A 要根据参加体育活动人的年龄大小、 性别、 体制强弱来指定体育活动的活动量。 B 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组织、参加不同的体育活动。 C 要考虑当地环境,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
(三)体育活动的原则性 A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运动量从小到大。 B 全面锻炼:运动要多样化,使身体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锻炼。 C 运动量适度:运动量是指在运动的过程中,完成动作的数量、质量、时间、强 度和密度等。
三、活动小结: 我们在活动时必须注意活动的科学性和活动的安全性。
6
第七讲 游泳安全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游泳时需要注意的安全常识。
2、认识游泳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学会及时处理。 二、活动过程:
(一)游泳安全须知 1、游泳前必须进行身体检查,体检合格方可游泳。 2、禁止到非游泳区游泳,要在游泳馆、池或标有无危险标记的游泳区游泳。 3、游泳要由家长、老师或可靠的人带领,或结伴,不能单独游泳。 4、游泳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得到活动。 5、头痛、发烧、伤风感冒或者病刚好,及饿肚子、饭后、身体过于疲劳、大量 出汗后、喝酒后都不能游泳。 6、在水中游泳的时间,每次最好不要超过 2 小时。特别使初学的人,在水中时 间不宜过长,一般 15—30 分钟就要休息一下。
(二)问题及处理 1、游泳的时间或水温不当时,容易引起抽筋。 这时应立刻停止游泳。仰面浮在水面上呼救,并拉伸抽筋肌肉,舒缓后,要换个 泳式游回岸边,一定不要乱挣扎。 2、游泳时身体感到疲劳或寒冷时,要马上游回岸边。 3、游泳时遇到水中有水草缠身时,要赶快像脱手套或脱袜子那样摆脱水草缠身, 然后离开有水草的地方。 4、游泳时可能会出现头痛。这时要停止游泳,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对准头部太 阳、百会、列缺等穴位进行旋转按摩,并用热毛巾做头部保温。
三、活动小结:
游泳前、游泳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如果游泳时发生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
7
相关推荐: